孟加拉国赚翻了,四处炫耀中国造的大桥,开通当天过路费破千万

文|8卦娱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当今世界放眼全球,“中国制造”已然享誉全球,这不仅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能力,也是中国正在崛起的开始。

如今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已经超越了和许多大国之间的往来,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着许多建设项目,尤其是最近的孟加拉国。

在孟加拉国广袤的河网中,帕德玛河曾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天堑”,这条宽达6公里的河流将国土一分为二,南岸的民众若想去首都达卡,需在渡轮上颠簸7至8小时,雨季时甚至面临沉船风险。

作为恒河的出海口,孟加拉国国内的环境在很多人都印象里都是十分“不堪”的,尤其是充沛的雨量,甚至造成其国内涝灾频发。

然而,这一切在2022年6月25日被彻底改写,由中国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帕德玛大桥正式通车。

这座被孟加拉国民众称为“梦想之桥”的工程,不仅让天堑变通途,更以开通首日15小时过路费破1300万元人民币的“吸金力”,成为孟加拉国经济腾飞的象征。

从“地狱渡河”到10分钟跨越

孟加拉国被称为“千河之国”,全国230条河流纵横交错,帕德玛河作为恒河下游的主要支流,水流湍急、河床淤泥深厚,最深达150米。

过去两岸民众的生活被这条河切割成两个世界,南部农民的新鲜果蔬因运输延误腐烂,北部工业品难以南下,急病患者因渡轮延误错过救治时机,甚至新婚夫妇因分居两岸而被迫“异地恋”。

为解决这一困境,孟加拉国自2010年起筹划建桥,但欧美日等国的建筑公司在考察后纷纷退缩,认为在“豆腐般松软的河床上建桥”几乎不可能,甚至开出44亿美元的天价预算。

直到2014年,中国中铁大桥局以15.5亿美元中标,承诺用“中国方案”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

中国工程师的解决方案堪称“基建教科书”:262根最长125米的钢桩被垂直打入河床,最深达120米,穿透淤泥层直达岩层,为应对雨季暴涨的河水,全球最大液压打桩机和“天一号”起重船等“神器”轮番上阵。

桥梁设计为双层结构,上层四车道公路,下层单线铁路,预留管线通道,一举解决交通、货运和能源输送问题。历经8年攻坚,这座全长6.15公里、重达3200吨的钢铁巨兽终于横跨帕德玛河,将南北通行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10分钟。

一天吸金千万,一年拉动GDP增长1.5%

大桥通车当日,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亲自剪彩,中央银行发行1000万张印有大桥图案的纪念钞,民众自发组成万人摩托车队欢呼庆祝,甚至有人跪地亲吻桥面。

而更令孟加拉国振奋的是经济效益的立竿见影,开通首日15小时内,过路费收入达1300万元人民币,一年后,累计通行车辆565万辆,营收超5.3亿元人民币。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基础,毕竟这座桥的“吸金”能力源于其战略价值,它直接连接首都达卡与西南部21个区,激活了全国80%地区的经济血脉。

据孟加拉国官方测算,大桥每年可推动GDP增长1.5%,未来30年将带来4530亿塔卡(约34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效益,并减少贫困率0.84%。

要知道,在过去的孟加拉国政治、经济甚至网络通信上,其实都是十分依赖于邻国印度的,甚至就连印度恒河里网传许多的“元素周期表”,都要流到孟加拉。

这座大桥的建成,使该国南北资源得以整合,西南部通过由中国承建的铁路连接线与达卡贯通,形成独立的经济走廊,未来这条通道还将接入泛亚铁路网,成为连接南亚与东南亚的枢纽,彻底打破地缘束缚。

如今,中国基建已经不再是模仿式制造,而是有着属于中国创造的能力,享誉中全球许多国家。

帕德玛大桥的钢铁身躯上,镌刻着中孟两国“患难与共”的友谊,也承载着一个国家从“渡轮时代”迈向“大桥时代”的雄心。

当孟加拉民众骄傲地举起“我们爱中国”的标语时,这座桥已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民心相通的象征。

最主要的,就是中国这种合作共赢的态度,必将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让全世界都享受其中的利好,这是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参考信源: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全线通车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孟加拉国   过路费   大桥   中国   当天   达卡   恒河   民众   渡轮   孟加拉   河床   人民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