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为何说“不数浪花”才是酒业破局关键?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在酒业竞争的浪潮中,一张海报的力量究竟有多大?7月29日,洋河发布的一张蓝色背景海报,迅速在酒圈刷屏流传。这张海报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其承载的文案——“一河纳百川,苏酒天地宽;心向大海,不数浪花;专心做好自己,其他交给时间”,搭配洋河经典的蓝色调,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热议,被视为洋河对近期争议的一次正式回应。

当行业深陷营销战、价格战、渠道战的内卷泥沼时,洋河却以一种诗意且深邃的方式,展现出头部酒企应有的视野、担当与定力。“一河纳百川”,这是一种包容的姿态,以江河的意象替代商业语言,面对市场的波澜起伏,洋河展现出的是海纳百川的胸襟;“心向大海,不数浪花”,则彰显了其放眼长远、不拘泥于短期缠斗的广阔视野;而“专心做好自己,其他交给时间”,无疑是对品质长期主义的坚定承诺。

江苏,作为千亿级酒类消费大省,向来是酒企必争之地。然而,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省60家酿酒工业规上企业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全年累计销售收入虽有微增,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69%,产量下滑9.83%,利润与产量承压明显。在省外名酒持续渗透的大环境下,洋河并未将目光局限于短期的市场份额争夺,而是心系苏酒产区的整体发展,以及更广阔的全国乃至海外市场。

从奠定苏酒“淡雅绵柔”的产区风格,到如今在智能化领域的引领,洋河作为苏酒龙头,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2025年,尽管省外名酒对江苏市场的渗透可能进一步加剧,但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预测,本土企业凭借“根据地”渠道优势,仍有望通过产品创新夺回60%的市场份额。今年,洋河全线产品发力,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梦之蓝M6+引领高端市场,巩固了洋河在高端白酒领域的地位;第七代海之蓝坚守腰部市场,成为洋河稳定的销售支柱;与京东合作推出的高线光瓶酒,开拓了大众口粮酒市场,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洋河微分子推出33.8度低度时尚白酒,以及布局低度果酒、露酒,紧跟消费理性化、年轻化的趋势,通过“产品价值重构 + 渠道创新”双轮驱动,强化了本土品牌的竞争力。

江苏本土市场是洋河发展的根基,2024年,洋河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的策略,以“省内精耕 + 省外突破”双轮驱动打开增长空间。在省内,聚焦长三角市场,强化组织体系、经销商体系和终端建设,精耕细作大本营市场;在省外,加速河北、山东等潜力区域的突破,强化增点扩面、深化乡镇下沉、优化消费者培育。全面协调发展成果显著,根据财报,2024年洋河省内营收130.3亿,占比45.13%;省外营收158.4亿,占比54.87%,省外营收占比首次超过省内,标志着洋河全国化战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

与此同时,洋河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作为中国白酒国际化的先行者,已构建覆盖六大洲80国的全球网络,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白酒文化体验中心。近年来,洋河通过参与APEC、G20等37场国际峰会实现品牌露出,与法国香槟品牌Cattier联名产品更是进入爱丽舍宫国礼序列,海外品牌力大幅提升,海外业务收入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增速,成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白酒行业,品质是永恒的核心。“专心做好自己,其他交给时间”,背后是洋河对品质长期主义的坚守。从2003年创新推出绵柔型白酒质量新风格,到2008年“绵柔型”被写进国家标准,再到2023年全面构建“绵柔体系”,2024年全新升级“绵柔年份老酒”战略,过去20年,洋河在品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如今又在品质提升的道路上稳步迈进。

洋河股份拥有强大的产能和储酒能力,年产能原酒16万余吨,储酒能力100万吨,现存储原酒60多万吨(其中高端陶坛储酒23万吨),为老酒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基酒保障。在“质价比”时代,洋河构建“储能 + 技术 + 认证”三位一体竞争体系,重塑高端年份酒价值标准,以真实年份回应消费者对品质的理性需求。

在酒业竞争的赛道上,胜负的关键不在于一时的营销战役,而在于能否赢得消费者持久的信赖与选择。洋河海报上那条奔涌向前的河,象征着其不断前行的决心和勇气,它终将流向更开阔的海洋,那里没有内卷的漩涡,只有共同做大的市场空间。当企业专注于做好自己,时间自会给出最好的答案。洋河正以其独特的格局与定力,为苏酒产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未来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1

标签:美食   浪花   酒业   关键   白酒   市场   省外   双轮   省内   品质   产区   品牌   江苏   海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