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爆发了!荷兰光刻机巨头怒斥美国:凭啥禁止我们与中国合作?

文 |娱客馆

本文为深度观点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国家安全?这分明是经济霸凌!”2024年7月,ASML现任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愤怒地揭露了美国对其公司施加的出口限制。

作为全球唯一能够制造EUV光刻机(极紫外光刻机)的企业,ASML本可以靠技术垄断“盆满钵满”。

然而,从2019年开始,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硬是逼迫荷兰政府中断ASML对中国的出口许可,甚至连部分高端DUV(深紫外光刻机)也被纳入禁运清单。

富凯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这些限制措施,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安全,而是为了经济利益。

背后目的很简单,就是逼我们退出中国市场,好给他们自己的竞争对手腾地方!”

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制裁,ASML的高管们终于忍不住了。

ASML不仅被迫放弃中国这个重要市场,还成为了美中科技博弈中最大的牺牲品之一。这场围绕光刻机的国际博弈,也揭开了美国“科技霸权”的真面目。

美国的“黑手”——2019年EUV断供

时间回到2019年1月。

那一年,ASML本应向中国客户交付多台EUV光刻机(单台售价高达2亿欧元),但荷兰政府突然拒绝续签出口许可证,理由模糊不清。

大量已经付款的中国订单被迫滞留在ASML的荷兰仓库,甚至有部分机器直接拆毁回收,损失数十亿欧元。

事情很快浮出水面:原来,美国早在2018年底就向荷兰外交部递交了照会,要求“彻底断了EUV对中国的供应”。

起初,荷兰政府还在“拖延”,但最终还是屈服于美国的压力。ASML被迫暂停对中国的EUV出口,也因此丢掉了一块庞大的市场蛋糕。

为什么EUV这么重要?EUV光刻机是生产高端芯片的“皇冠明珠”,没有它,先进制程(比如7nm及以下)几乎无从实现。

而全球只有ASML一家企业能够制造EUV光刻机,任何限制都意味着对全球芯片产业的深远影响。

对于ASML来说,中国市场原本占其销售额的15%-20%,但就这样被迫拱手让出。

CEO彼得·温宁克在2022年的采访中直言:“我们牺牲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而美国企业却照样大把赚钱。这不是国家安全,是赤裸裸的经济霸凌。”

制裁升级,从EUV到DUV

EUV断供只是开始。美国很快发现,中国虽然无法获得EUV,却开始使用DUV光刻机来生产中端芯片。于是,制裁范围迅速扩大。

2020-2023年:DUV也被“卡脖子”了

2020-2021年:美国进一步施压,部分高端DUV也被列入禁运名单。几台已经运抵上海港的DUV光刻机,被紧急召回荷兰。

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史上最严芯片管制”,将ASML所有浸润式DUV设备纳入许可证范围。也就是说,连中端芯片的生产设备也开始被限制。

2023年:荷兰政府宣布,出口中国的TWINSCAN NXT:2050i及以上型号DUV光刻机需要单独审批,ASML的库存积压问题愈发严重。

到2024年,美国甚至要求荷兰撤销已发放的部分许可证,导致ASML取消了十多台已经排产的订单,直接损失数十亿欧元。

ASML高管“忍无可忍”

2022年12月,ASML前任CEO彼得·温宁克在荷兰媒体上公开质问美国:“我们从2019年起就停卖EUV给中国,牺牲了巨大的利益,但美国自己的企业却毫无顾忌地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温宁克列举了一组数据:

美国芯片设备公司(如应用材料、科林、泛林)并未受到同样的限制,继续向中国出口设备。

美国芯片设计公司(如英伟达、AMD、高通)也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温宁克直言:“这不是国家安全,而是让荷兰企业给美国竞争对手腾出空间。”

2024年7月,现任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再次批评美国的限制措施,指出“阻止别人生产自己需要的东西毫无意义”。他还特别提到,全面封锁只会加速中国的自主研发。

事实证明,富凯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中国的国产光刻机技术正在迎头赶上,上海微电子的28nm浸没式DUV已经进入测试阶段,预计2026年量产。

中科院也发布了一系列EUV相关专利,为国产EUV研发奠定了基础。

荷兰政府的摇摆与屈服

荷兰政府在这场博弈中的态度变化,也折射出欧洲国家在美国压力下的无奈。

2019年:起初,荷兰政府还试图“拖延”,对美国的要求表示“需要评估”。

2022年:荷兰外贸大臣曾短暂“硬气”,公开表态“荷兰将捍卫本国经济利益”,但很快态度软化。

2023年:荷兰彻底倒向美国,甚至连光刻机的维修服务也纳入了许可范围,切断了中国客户的设备维护渠道。

这不仅让ASML的商业信誉严重受损,也让荷兰彻底沦为美国的“工具”。

ASML的损失与全球产业链的扭曲

据估算,ASML因对华出口受限累计损失超过150亿欧元。2024年财报显示,ASML的净利润下滑了3.4%,公司管理层直言“地缘政治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

2025年第三季度,ASML在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一度短暂回升至42%,但这并非因为放宽限制,而是中国客户大规模囤积不受限制的老型号设备。

更可怕的是,美国的霸凌行为正在扭曲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美国企业继续在中国市场“赚翻”,不受同等限制。

荷兰政府却为表忠诚,不惜牺牲本国企业利益,甚至违反商业契约精神。

美国从未提供过任何具体的“威胁评估报告”,仅凭“国家安全”四个字就无限扩大管制范围。

ASML的遭遇,其实是整个欧洲企业在美国霸权下的缩影。

温宁克在退休后仍然感慨:“这些限制措施是政治决定,不是技术决定,但最大代价却由欧洲企业承担。”

欧洲企业界私下也有类似评价:“这不是合作,而是单方面的牺牲。”而美国的目的也很明确:通过打压欧洲企业,加固自身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霸权地位。

结语:

这场持续七年的科技博弈,不仅让ASML损失惨重,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国际政治中,没有真正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美国的霸凌行为最终会导致什么?

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正在悄然改变,西方的垄断地位正被逐步削弱,多极化的科技发展已不可避免。

而对于中国来说,封锁与制裁的另一面,是自主研发的加速崛起。正如富凯所说:“彻底封死只会逼中国自己干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科技   光刻   荷兰   美国   中国   巨头   企业   国家安全   政府   中国市场   芯片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