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大家提起瑞士名表,最先想到的会是什么?
高端、奢侈、精致、昂贵......总之在不少国人的眼中,瑞士名表一般都是被当做个人财富的体现,而且对其趋之若鹜的也是大有人在。
然而,就算瑞士名表能被看作身份的象征,但要是牵扯到“辱华”事件上时,你觉得国人还会为此买账么?
一张充满暗讽华人的宣传照,直接就将瑞士名表打落神坛,尤其是在人民日报发声之后,他们恐怕已经在中国市场寸步难行!
来自瑞士的Swatch手表品牌,早在1983年创始之初就成为了各国高端人士的青睐之物,特别是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其旗下的浪琴、天梭、欧米茄更是成为了许多国人的首选手表。
Swatch相关手表的品质当然值得肯定,不然国人也不会为此买账,但谁承想他们的宣传部门竟然玩起了“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手段。
8月15日,Swatch品牌官网上突然放出了一张宣传照片,乍一看倒是没有什么端倪,可当看到模特眼部特写的时候,无数国人便绷不住了。
一个明显有着亚裔长相的模特,双眼本就狭长,可他却偏偏要有手指继续上挑眼梢,这就搞得像是个“眯眯眼”一样。
如果仅仅只是一张宣传照是这样,那可能只是模特个人问题,但要有多张照片刻意摆出这种动作的话,这还是单纯的宣传照吗?
想必很多接触过国外的朋友都清楚,这一举动实际上就是国际公认的“辱华歧视动作”,甚至还能涵盖整个亚裔。
早在19世纪的时候,那群来自欧美的种族主义者就喜欢用这种方式来侮辱华人,而他们恶意杜撰宣传的“傅满洲”角色也就是这样一副模样。
虽然时代正在不断进步,但这一歧视动作还是被很多种族歧视者延续了下来,只不过因为我国近年来逐渐壮大,已经很少有人再敢如此挑衅我们。
然而,任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如今只能靠着中国市场生存下去的瑞士手表品牌,竟然敢这样侮辱自己的财神爷,难不成他们是不想在中国继续混下去了吗?
Swatch集团这两年来效益本就不佳,而且他们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已经大幅暴跌88%,仅仅只有1700万瑞士法郎。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始终占据着Swatch集团33%左右的净销售额,换句话说就是,一旦Swatch失去中国市场,他们也就离“破产”不远了。
其实就连Swatch的首席执行官尼克也说过:中国市场的高端消费正在经历相对艰难的时期。
既然知道其中艰难,为何还要放出这种辱华宣传照?
没人知道Swatch宣传部到底是怎么想的,但国人的愤怒已经在网络上冲垮了他们,而他们也不得不连夜向国人道歉...
8月17日,Swatch在社媒上公开发文,表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删除了相关的所有资料,并对此行为造成的冒犯表达深深的歉意。
随着该言论不断被国内媒体转发,就连人民日报都下场发表看法,其背后之意也被国人们给看了个透彻。
像这样的事件绝不是第一次发生,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一个这样干过的欧美品牌,之后都很难在中国市场混下去。
人民日报为了警醒众人,专门提及了“Swatch集团名下还有天梭、宝玑、浪琴、欧米茄等品牌”,这份深意已经足够明显。
就算Swatch第一时间作出道歉又能如何?难不成在伤害过中国消费者后,仅凭一句轻飘飘的道歉就能息事宁人?
想要在中国市场混下去,最基本的就该懂得去尊重中国消费者,并且也要作出有效的补救行为。
或许曾经的我国在面对西方嘲讽时只能选择隐忍,但到了现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国人早就不用在外国卑躬屈膝,甚至还可以表现出骄傲姿态。
当国外饱受经济或战争摧残的时候,或许只有中国才能称得上是安定之所,而且每一个来到中国的外国游客都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里。
相应的,正是因为中国人的基数和消费水平摆在那里,而且还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因此任何一个国际大品牌都无法忽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Swatch集团这次很明显是走到了悬崖边上,而且中国消费者的舆论也绝不会因为这句道歉就平息。
我国网友和媒体之所以会针对“Swatch瑞华行为”,其实也是为了向更多国际品牌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或许瑞士手表依然是奢侈品牌,但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几千元甚至于上万元的东西,我们不是买不起,只是不想买而已。
既然Swatch已经做出了如此行为,那国人的首选就肯定不再会是他们,而他们持续下跌的销售额就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