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踢苏超!媒体曝申花处罚20岁新星,网友直言太没格局!

最近有媒体透露,申花小将温竹新因为参加苏超,遭到了申花俱乐部的严重处分。

见状不少球迷坐不住了,纷纷指责起俱乐部格局太小没人性。

明明是全民参与的文旅活动,为什么俱乐部这么不近人情?

草根联赛的“现象级”崛起

苏超,全称江苏城市足球联赛,2025年是它第一年开赛,13支球队全是业余选手,球员身份五花八门:有教书的老师、送快递的小哥,还有开小店的老板。

而这场比赛也不像正规赛事那样,它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踢得痛快,看得也过瘾。

所以它刚一开赛就获得了不少球迷的关注,根据相关统计,苏超的单场比赛最高吸引3.6万观众,远超同期中超场均2.47万人的上座率。

社交媒体上,苏超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更是高达20亿。

常州队虽然五场全败,但比赛视频热度不减,球场外球迷举着“常州队加油”的灯牌逛夜市,热闹得像过节。

除此以外苏超的火爆还体现在它的“接地气”,比如常州队和无锡队的“南哥之争”,不是比谁球技好,而是比谁更会玩本地俚语梗,球迷看得笑得合不拢嘴。

比赛日,球场周边商铺租金涨了30%,苏州一家企业直接赞助球队500万,赞助商从10家增加到服装、饮料、汽车品牌争相入场,席位费从50万炒到300万。

不过苏超不只是足球场上的热闹,还带动了江苏的文旅经济。

常州推出“9.9元看球+萝卜干套餐”,一周卖出10万包滞销特产;无锡把比赛日和鼋头渚樱花季绑定,游客凭足球主题门票免费进景区;扬州更直接,球迷凭球票住酒店打八折。

端午假期三天,常州因苏超吸引的外地游客消费增长14.63%,拉动综合经济效益超3亿元。

苏超成了地方文旅的新名片,酒店前台都说:“最近订房的,十个有九个都提苏超。”

而苏超的火爆甚至还吸引了不少职业球员回乡参赛,对于这个情况很多球迷都是非常欢迎的,可谁都没想到,没多久争议就出现了,上海申花的20岁中场新星温竹新就是个典型例子。

争议层出不穷

2005年出生的温竹新是申花U21梯队球员,还入选过05届国青队。

新赛季他私自回老家盐城,代表盐城队踢了苏超第2轮和第3轮比赛,分别3-0胜泰州队和1-0胜淮安队,表现亮眼,帮盐城队稳坐积分榜第二。

可问题在于,他没跟申花俱乐部报备,属于私自参赛。申花得知后,以“严肃队纪”为由对他进行了内部处罚。

这事一出,盐城球迷不干了,纷纷批评俱乐部“没格局”“小家子气”,觉得温竹新为家乡踢球是情怀,处罚太不近人情。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职业球员不守纪律,受伤了谁负责?不让踢苏超就是没格局?讲点道理好吗?

其实苏超进行到今天,有关它的争议并非只有这一个。

一些网民觉得苏超球队实力强,甚至能跟职业队、国足掰掰手腕。

知名解说董路直接泼冷水,说国足能轻松赢苏超队,还放话如果苏超赢了国足,他愿意掏500万。

前央视名嘴刘建宏更直白,称苏超是“最底层联赛,连职业门槛都够不着”。

这话让不少球迷炸了锅,常州一个300万粉的网红回怼:“我们踢的是快乐,又不是争冠军!”

更多球迷反问:“职业联赛能让人喊出‘这是我们的城市’吗?”

苏超的魅力在于它的“草根味”,没有大牌外援,没有天价年薪,球员踢完球穿着球衣去菜市场买菜,球迷举着自制的应援牌喊口号,喊得是“这是我们的城市”。

这种真实感是职业联赛比不了的,而一些球迷却表示,管它走多远,现在每周能和邻居看场球,比啥都强。

在不少人眼里,苏超已经让足球回归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了社区文化的“黏合剂”。

中超虽然有大牌球星,但球迷总觉得离自己远。苏超的社区参与模式提醒职业联赛,足球不只是竞技,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很多球迷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足球回忆。


信息来源:

直播吧《澎湃:申花U21球员温竹新私自参加苏超,未经俱乐部允许被处罚》

大河报《苏超持续火爆令人欣慰,警惕拉踩国足、中超的黑流量》

人民网江苏频道《“苏超”拉动本地即时消费 赛后“二场经济”成消费新增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体育   新星   格局   网友   媒体   苏超   球迷   常州   球员   俱乐部   盐城   足球   江苏   职业   不近人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