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埋了5000红军,逃往国外安享晚年,如今国内竟还有人纪念他!

注: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小鱼儿

编辑|小鱼儿

《——【·前言·】——》

一场密令之下,五千条性命瞬间埋骨荒野,尘封的真相沉寂多年。作恶者却逃亡海外,享尽荣华晚年。

更讽刺的是,今日的某些角落,竟有人为其歌功颂德。

他究竟是谁?这背后到底掩盖了怎样的历史裂痕与记忆的选择?

血染河西走廊

1936年10月,红军西路军开始了一段悲壮的西征之路。为了打通国际通道,近两万红军战士强渡黄河,踏上了西北荒凉的土地。

这片土地上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也有着让人闻风丧胆的马家军。

河西走廊地势狭长,两边都是高山,红军面临严峻考验。战士们本就经历了长征的洗礼,如今又要在这里浴血奋战。

当时马步芳手握重兵,听从蒋介石的命令,调集了三万精锐部队,准备对西路军下手。

西路军在这里经历了什么?无数个日日夜夜,战士们在寒风中顽强坚守。高台城、倪家营子、三道柳沟、梨园堡,这些地名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血战。

1937年初,马家军开始了疯狂的进攻。西路军的补给线被切断,弹药越来越少,食物越来越短缺。

战士们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战斗,许多人冻伤了手脚。红五军将领董振堂率部顽强作战,最终和所有战士英勇牺牲。

约7000名红军战士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

一个军阀的黑暗面

马步芳,一个让西北人民闻名色变的名字。他出身于青海的马家,从小就展现出了残酷的性格。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他逐渐掌控了西北局势,成为当地的土皇帝。

这个人有多残酷?在对付西路军时,他下令必须将红军彻底消灭。战俘在他眼里根本不是人,而是可以随意处置的东西。

他命令手下将5000名俘虏活埋,这些人中有刚刚成年的小战士,有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有不少是从南方千里迢迢来的。

活埋时的场面让人不忍回忆。俘虏们被强迫自己挖坑,然后一排排地被推入深坑。那些还有一口气的,就这样被黄土掩埋,慢慢窒息而死。

马步芳手下的士兵们麻木地执行着命令,有的还哼着小曲,就像是在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这个人对普通老百姓也不手软。他随意征收赋税,强征壮丁。谁敢反抗,就会遭到残酷镇压。西北大地在他的统治下一片愁云惨雾。

财宝与罪恶的终点

1949年8月,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开始了西北战役。马步芳知道自己的末日来了,开始准备后路。

他动用所有的军用运输机和卡车,将掠夺来的巨额财富转移到飞机上。

据当时的记录,马步芳携带了黄金白银若干吨,还有无数的古玩字画和珠宝。

这些东西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都沾着西北人民的血汗。

在机场,他们一家老小上了飞机,临走前还不忘回头看一眼这片曾经让他呼风唤雨的土地。

飞机起飞后,马步芳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先是到了印度,又去了沙特阿拉伯,最后落脚埃及。

在台湾当局的安排下,他当上了所谓的"驻沙特大使",继续过着奢靡的生活。

在国外的日子里,他住豪宅,开豪车,继续挥霍着当年掠夺来的财富。

但是内心的恐惧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他怕有一天清算会到来,怕他的罪行会暴露在阳光下。

1975年,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老人在吉达郊区孤独地死去,享年72岁。

从罪恶巢穴到旅游景点

马步芳生前居住的公馆,名为"馨庐",这是他花费巨资建造的豪华宅邸。

宅子里有精美的砖雕,有珍贵的木窗,有豪华的装修。这些都是用老百姓的血汗钱堆砌起来的。

2016年,这个地方被改造成了旅游景点。游客们在这里拍照留念,欣赏着古建筑的精美,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主人曾经是什么样的人。导游也避而不谈那段血腥的历史,只是介绍建筑的特色和马氏家族的"兴衰史"。

这些宣传刻意美化了马步芳,把他说成是"抗日将领",只字不提他屠杀红军的罪行。

这种做法引发了很多争议。红军烈士后代们强烈反对,历史研究者们也提出了批评。

将一个历史罪人的住宅变成旅游景点,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遗忘历史?

正确对待历史罪人

历史不能被篡改,也不能被遗忘。马步芳是历史罪人,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他命令屠杀了5000多名红军战士,这些战士都是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他们中有的还没结婚,有的刚刚当上父亲,有的是全家仅有的男丁。

在高台县烈士陵园,安葬着近千名西路军战士。墓碑上简单的名字,见证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能因为时间流逝就模糊了历史的本质。不能因为旅游开发就美化历史罪人。

马步芳是什么人?是屠杀者,是剥削者,是人民的敌人。无论多少年过去,这个性质都不会改变。

对待历史,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铭记先烈的牺牲,也要牢记罪人的罪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历史成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倒退的借口。

《——【·结语·】——》

把屠夫的宅子变成旅游景点,让血腥的历史变成美丽的风景,这是对牺牲者的亵渎,也是对后人的欺骗。

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能被美化。

我们要用真实的历史教育后代,让他们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根据青海省党史办、河西走廊革命历史博物馆、高台县烈士陵园等公开资料整理。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安享晚年   红军   国外   国内   战士   罪人   高台县   河西走廊   旅游景点   罪行   命令   宅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