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风格转换!AI科技还有机会?主线还在?空仓满仓看(附股)

今天,市场再度上演“过山车”行情。

三大指数早盘齐刷刷高开,超4300只个股飘红,市场情绪一度高涨,仿佛新一轮上涨要开始了。

但仅仅两个小时后,剧情急转直下。

沪指翻绿,深成指跳水,创业板从涨1.5%到收盘跌4%,科创50更惨,一度翻红1%,收盘却砸出4.26%的大阴线。

最讽刺的是,市场涨跌中位数-0.92%。也就是说,你要是只看指数,还以为只是小调整;

可如果是半导体、算力、通信这些“前期明星赛道”,那今天大概率是“开盘即高潮”。

银行、白酒、保险这些“老登”的防御板块逆势走强,撑住了沪指那点可怜的体面。

于是老问题又来了:这次,会不会重演过去那种4月份的情况,科技方向(特别AI科技)是否会深度回调?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当下如何看待AI科技,是行情结束?还是有哪些方向可以关注?

一、AI的产业逻辑还在吗?会跌到什么时候?

很多人说科技股跌,是因为“故事讲完了”。

这话太轻佻。真正结束的,只是那些只讲故事、不落地的公司。

我们得认清一个事实:AI的本质是算力需求,而算力能力的本质,是基础设施竞赛

无论是训练大模型还是部署AI应用,高速光模块(如800G、1.6T)作为数据中心内部及互联的核心组件,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而全球光模块市场,国内厂商已占据重要位置。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多家通信龙头公司业绩大幅超预期,验证了行业高景气度的持续兑现的阶段性。

更重要的是,AI算力基建仍处于产业周期的早中期阶段

随着GB300等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放量部署,云厂商算力瓶颈逐步缓解,软件层创新加速,应用生态快速丰富,反过来又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形成“算力-应用-再投资”的正向循环。

在此背景下,光模块、高端PCB等关键环节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就目前调研来看,行业增速是未见顶。

所以,这一轮调整,不是产业逻辑崩了,而是市场在挤掉那些蹭热点、缺兑现的估值泡沫

真正的龙头,短期出现明显不理性回调,反而是观察研究时点。

二、跟4月份对比,这一次有什么不同?

最直接,与4月相比,当前行业支持力度更强、方向更明确。

今年以来,多地正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试点,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数字教育等领域。

这些项目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和应用场景。

更重要的是,这些试点正在形成“需求闭环”,技术落地带来收入,收入反哺研发,研发推动迭代。这种自驱式增长模式,接下来有望降低对短期情绪和外部刺激的依赖。

另外,大家要知道,通信行业是什么?是数字经济的“底层管道”。

没有高速、低延迟的网络,再好的AI模型也只能在实验室里跑。

所以,当产业应用开始规模化落地时,通信的长期价值大概率只会越来越清晰。

三、AI科技的资本开支如何?需求怎么样?

综合IDC、Gartner多家机构预测,全球AI相关支出预计在2025年突破1.4万亿美元,2026年有望迈向2万亿——这个数字,来自各大科技公司公开的资本开支指引(后续需持续跟踪)。

北美市场,云服务收入已能支撑大规模算力投资,形成正向循环。

而国内,经过前期调整,近期云厂商的资本开支出现回暖迹象。

为什么?因为AI模型训练效率提升,应用场景打开,客户需求真实释放,算力瓶颈再度凸显。

英伟达GB200平台逐步放量后,国内大模型训练周期明显缩短,应用层创新加速,反过来又推动基础设施升级。

这个“算力-应用-再投资”的飞轮,正在悄然启动。

而在这个链条里,光模块、高端PCB、数据中心网络设备,都是受益的环节。

那么下游的需求还在,上游的订单也在增加,对应的业绩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写在最后

今天这根大阴线,吓跑了不少人。

但笔者想说,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恐慌的灰烬里

过去的回调,让很多人对成长股失去了信心。

但回头看,如果估值回到合理区间,而产业趋势清晰,应用落地扎实,资本开支明确。

短期波动反而为具备中长期视角的资金提供了更高的跟踪必要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财经   主线   风格   机会   科技   需求   开支   市场   产业   模块   模型   资本   方向   厂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