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漫步在沈阳市和平区八经咖啡小巷。古朴的百年建筑间、明媚的阳光下,阵阵咖啡香让人陶醉。
从2016年和平区将咖啡小巷列为特色街区建设开始,到2023年硬件改造、2024年文化焕新,再到2025年频频获奖……这里从一条普通街巷蝶变为沈阳最具活力的文化新地标之一。
咖啡小巷早已不再是一条小巷,而是和平区南市场地区阡陌纵横的街区。众多咖啡馆散落在26座文物和历史建筑之间,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在这里交融交汇。
在十一纬路路口,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咖啡杯造型,灵动的绿色杯身、充满活力的脚手架、彩虹色斑马线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
来自上海的网友小妮妮与大咖啡杯合影后,开始逛咖啡小巷。“来沈阳先吃鸡架、烧烤,再去洗浴中心体验,最后到咖啡小巷打个卡,这一趟就完美了。”她说。
紧挨着巨型咖啡杯的便是玛格楠咖啡店。“2022年开第一家店时,咖啡小巷已经小有名气了,可是我还是没有想到人气会跃升得这样快。”店主刘大伟至今还记得开业不久正赶上国庆节假期,小巷里到处是游客,好多店外都排着长队,当天他卖了200多杯咖啡,一直到晚上9点仍有顾客陆续来店。持续的人流让刘大伟对未来充满信心,于是在2023年底开了第二家咖啡店。
总有外地游客一边喝咖啡一边问咖啡小巷是咋火起来的。“网络的力量太大了,大量年轻人来打卡,不火才怪。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关键‘推手’,那就是和平区委、区政府。可以说,他们是倾尽全力在网络上做推广,还在现场举办活动,游客喜欢啥就做啥,最终让咖啡小巷越来越火。”
沿着玛格楠咖啡店向北,在十纬路不足300米长的小巷里,密集分布着10多家咖啡厅,一步一咖啡、一步一风景。光和盐咖啡馆主理人阿迪正熟练地制作手冲咖啡。阿迪是这里的“技术范儿”,经常到全国各地参加咖啡节活动和培训比赛,也当过评委。品鉴师、烘焙师、萃取师、大赛感官评审……阿迪将自己的大照片和各种“头衔”贴在玻璃窗上,得空便向客人普及咖啡知识。很多年轻人专程而来,与阿迪合影留念、“谈咖论道”。
走出光和盐咖啡馆,向西走在八经街上,一个正在装修的店铺玻璃上贴着一条标语:“也许你愿意走着走着,就看到一家新开的咖啡店。”
据统计,目前咖啡小巷3.4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178家咖啡饮品店,这一数字还在继续攀升。这些咖啡店包括瑞幸、库迪等全球连锁品牌,更多的是独具特色的独立咖啡馆,一店一品,充满文艺范儿。
咖啡小巷何以持续拥有聚集效应?或许可以从和平区“商小二”的做法中找到答案。
2025年,东北首家区级咖啡行业工会在小巷挂牌成立。为了吸引更多商户前来开店,和平区27个审批职能部门组成“商小二”服务团队,设立服务驿站,开通“宠企”服务专线,推出“我要开咖啡店”“我要开酒吧”“我要开烘焙店”等15个主题服务场景,为创业者提供便捷一站式服务。和平区还成立了咖啡与烘焙协会、南市场地区商会等组织,帮助从业者扩大“朋友圈”“资源圈”“学习圈”。每年举办的咖啡文化节、咖啡品鉴特色活动,让咖啡小巷的热度持续升温。
随着八经咖啡小巷火爆出圈,辖区内不少企业、商户都融入了咖啡消费场景。“医疗+咖啡”“市场+咖啡”“政务+咖啡”等模式成为新亮点。走进咖啡小巷里的眼科医院、中医医院、炊具城、图书馆等,一楼大堂浓郁的咖啡香气扑面而来。营商监督员履职座谈会等政务活动也从会议室“搬”到了咖啡小巷。
作为沈阳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区,咖啡小巷不仅是沈阳文旅新场景之一,也成为群众高品质生活的载体。咖啡品鉴会、“啡”你莫属青年创业说、咖啡青年的电影时光、“旗”妙之旅、“从这杯咖啡开始爱上和平”等“咖啡+”活动精彩纷呈,链接多种业态,为沈阳市民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
近两年,咖啡小巷年游客到访量达200万人次,超过三分之一是外地游客,营业总流水已超过2亿元。
今年,咖啡小巷获颁“2025中国咖啡产业特色街区创新奖”。颁奖词是这样写的:通过历史文脉活化、业态跨界创新、青年创业生态构建的可持续运营模式,为全国咖啡产业与城市更新融合发展树立标杆,并显著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与城市品牌影响力。
咖啡小巷以消费新场景、消费新体验激发区域经济新活力,展现着沈阳的人情味儿、烟火气、时尚风和国际范儿。
来源:友报
讲述人:和平区政协委员 郭辉(教育界别)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