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我家楼下的张叔又开始发愁了。他儿子刚上高一,这俩月天天抱着手机打游戏,从早到晚能玩12个小时起。张叔说好几次都想把手机摔了,但想想父子关系就忍住了。其实不只是他,我刷短视频时总能看到家长吐槽:孩子放假后手机不离手,有的甚至一天玩18小时,连睡觉都捧着。
前几天我问了下家长群里的朋友,20多人里有一半说和孩子因为手机吵过架。有个妈妈说她儿子每天玩4小时以上,还偷偷跟同学联机打游戏;另一个爸爸直接把手机藏进烤箱,结果孩子愣是从里面找出来继续玩。更夸张的是,有位爸爸气得把女儿手机砸了,结果俩人冷战快两年,直到中考后才慢慢说话。
说实话,我挺理解家长的。现在的孩子从小接触电子产品,连我表弟上小学三年级都会偷偷用妈妈手机玩游戏。他爸妈把密码改了,可孩子早把密码记下来了,趁大人做饭就拿去玩。更别说初中生了,有个网友说她女儿用爸爸的手机号加了班上30多个同学微信,半夜偷偷聊天能聊两小时。
但家长们的办法好像都不太管用。有人试过“摆烂”,就是干脆不管孩子,家里不开火做饭也不说话,结果孩子还真收敛了几天。不过这招风险太大,万一孩子想不开咋办?还有人给平板装儿童账号,能监控使用时间,但孩子总能找到漏洞——比如用爸爸的账号登录,或者直接打运营商电话把网开了。
班主任王老师说,有个五年级学生因为手机游戏沉迷,每天玩17小时,最后连早饭都不肯吃,说要接着打游戏。家长想收手机,孩子闹得更凶,最后连上学都不去了。这让我想起新闻里那些因为游戏跳楼的孩子,真不是吓唬人的。
其实很多家长现在才意识到,早给手机是错。张叔现在后悔死了,他说要是知道这样,真该等孩子高考后再给。但现实是,现在出门打车、交钱都得手机,完全没收也不行。有位妈妈想了个办法,把平板塞儿子书包里送去研学,说累得够呛就没心思玩了。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有些家长开始学着和孩子“斗智”。比如在玄关放个“停机坪”,规定回家必须放那儿;或者让孩子自己设定闹钟,玩够时间就得停。还有爸爸直接删掉所有游戏和短视频,只留学习软件。虽然孩子总抱怨,但至少比以前好点。
现在网上都在说“数字原住民”,可家长们还是跟不上节奏。教育部不让带手机上学,可放假了谁管得住?有专家建议家长多陪孩子出去玩,别光靠砸手机。但说实话,很多大人自己下班就刷手机,还指望孩子不玩?
最近我看到个新词叫“多巴胺熔断”,意思就是用运动消耗精力,让孩子没劲玩手机。我表姐试了试,带儿子去爬山、游泳,确实玩手机时间少了。不过这得家长有时间,像我爸妈天天上班,哪有空天天陪啊。
总的来说,这事真没标准答案。砸手机解决不了问题,放任不管更不行。可能得慢慢来,比如先定好规则,玩多久就运动多久,或者把游戏时间换成一起玩。但关键还是得沟通,别动不动就发火,不然孩子越反抗越严重。
现在开学快到了,张叔说他儿子还是天天打游戏,但至少没再熬夜到12点了。他说再试试,实在不行只能等开学让老师管。唉,谁能想到小小一部手机,搞得大人小孩都不省心呢。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