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放话,不给稀土就不访华?中方反将一军,给了份5年加税通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6月30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发布一份公告,宣布对来自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及热轧钢板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为五年。

这个消息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正为稀土短缺问题焦虑不安的欧盟头上。

就在不久前,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还在向中国方面喊话,要求中方“体谅欧洲企业的恐惧”,甚至给出了30天期限,要求中国必须解决稀土磁铁供应问题

没想到欧盟等来的不是增加稀土供应的好消息,而是这份延续五年的加税通知。

这段时间以来,欧盟一直在为稀土供应问题不断向中国施压。

就在6月25日,托莱多大使公开表示,稀土磁铁短缺已经给欧洲企业带来了“非常、非常严重”的影响。

据他所说,欧洲汽车制造企业的库存只能维持2到4周的生产需求,部分工厂的生产线面临停工的危险

他强调这个问题必须在未来一个月内解决,否则可能会影响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原定在7月的访华计划。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托莱多发出这些请求的同一天,冯德莱恩在加拿大举行的G7峰会上,手持一块磁铁,指责中国将稀土“武器化”,试图联合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

这种一边伸手向中国要资源、一边又公开抹黑中国的矛盾做法,暴露了欧盟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双重标准

面对欧盟的施压,中国采取了既坚持原则又针对性的回应策略。

首先,中国反复重申了在稀土出口问题上的立场。

商务部发言人多次明确指出,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是按照国内法律规定实施的,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中国对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实际上,中国已经依法批准了部分欧盟企业提出的合规申请,并建立了规范的出口许可审批流程。

在6月26日,商务部还特别说明正在加快审批速度,但同时也强调申请企业必须如实申报稀土的最终用途,严防这些关键资源被用于军事领域

其次,中国还加强了对稀土技术的管控措施。

就在托莱多公开呼吁的同一天,中国宣布了一项新规定:要求稀土生产企业必须上报关键技术人员和研发专家的详细信息,并加强限制这些人员出国的审批。

这项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稀土提纯等核心技术外流,确保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领域保持绝对优势。

第三项回应,也是令欧盟始料未及的,就是7月1日正式生效的五年反倾销税决定。这项决定主要针对欧盟对华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公告,欧盟生产的不锈钢曾经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在2019年,其市场份额从12%迅速飙升到23%,严重冲击了中国本土的不锈钢产业

经过复审,商务部确认如果现在取消征收反倾销税,这种低价倾销的行为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欧盟当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自身政策失衡造成的。

一方面,欧盟在要求中国提供更多稀土的同时,却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就在去年10月,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了最高达38.1%的反补贴税,征收期限同样是五年。

在今年G7峰会期间,欧盟还配合美国炒作所谓“中国经济胁迫论”。这种“既要中国的资源,又打压中国企业”的做法,明显违反了国际贸易中的互惠原则

另一方面,欧盟在补贴政策上实行双重标准。

欧盟计划在2021到2030年间向本土企业发放高达1.4万亿欧元的巨额补贴,其中已有3000亿欧元开始实施,却反过来指责中国“破坏市场公平”。

这种保护主义政策导致中欧贸易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在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达到了11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23%。

更严重的问题是,欧盟忽视了自身在技术上的依赖现实。

虽然欧盟曾经提出过《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到2030年实现40%的稀土在本土加工。

但现实情况是,欧盟有98%的稀土磁铁依赖中国供应,而且欧洲本土的稀土项目因为技术短板频频受挫。

比如澳大利亚与德国合作建设的稀土工厂,由于缺乏中国的提纯技术,投产时间被迫推迟到2030年,而且生产成本预计要比中国高出三倍之多

中国始终保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

在6月19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通过视频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举行了会谈,承诺会加快民用领域稀土的审批流程。

但中方也委婉地提醒,欧盟需要在电动车关税等问题上表现出诚意。正如中方明确表示的:“管制不等于封锁,只要合规就有通路”。

而欧盟如果继续坚持“既要又要”的不合理策略,只会让自身陷入更深的困境。

值得欣慰的是,这几年中国的努力有了成果。

国内不锈钢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取得进步,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不锈钢配件方面,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耐腐蚀性和强度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还接到了不少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的订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决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无疑是为国内不锈钢产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说白了,中国不是要故意针对谁,但要是对方先坏了公平贸易的规矩,中国也会按照国际规则采取措施,保护自家产业不受损害。

再看看欧盟方面,他们经常把“公平竞争”挂在嘴边,但真讲到公平,欧盟是不是该先看看自己的双重标准?

事实上,中国市场对欧盟的不锈钢产品来说可不是可有可无的。

单从出口角度看,中国是他们的第三大客户。欧盟的不锈钢企业想要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真伤了这份贸易往来,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毕竟,像中国这样稳定且规模巨大的市场,在当今世界可不好找替代品。

总而言之,中国维持反倾销税的决定,既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也是为了给欧盟提个醒:真正有建设性的合作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基础。

当欧盟还在为这份五年的加税通知感到措手不及的时候,中国包头的稀土工厂正在为通过审批的欧洲订单加班加点生产。

每一块稀土磁铁上都打上了激光追溯码,这些编码记录着稀土的流向和购买企业的用途承诺。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象征着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规则正在形成,凭借实力说话、恃强凌弱的旧逻辑,终将被平等互惠的新理念所取代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是否会如期访问中国,现在还不得而知。

但如果欧盟不能放下“施压换特权”的陈旧思维,那么这份加税通知,可能只是更多失望的开端。

——THE END——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等地的进口不锈钢钢坯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观察者网——“中方已发放出口许可证”,欧盟官员仍对中国稀土喋喋不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2

标签:财经   稀土   中方   欧盟   通知   中国   商务部   欧洲   磁铁   企业   不锈钢   本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