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韩美贸易协议对外公布,特朗普同意韩国输美产品(包括汽车)的关税降至15%,而韩国则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韩美媒体宣布这是“互利共赢”的典范,殊不知两国之间的矛盾早已经暗流涌动了。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韩国在接受美国税率后,对投资的金额进行了分配。其中1500亿美元用于韩美造船合作基金,2000亿美元投向半导体、核电站、电池和生物技术等领域。这个分配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这笔钱由谁来出?以什么样的方式出?韩美双方对此没有达成意见,这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这样被遮蔽了。
到了8月中旬时,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进行了一场电话会议。据金容范后来描述,这场对话持续了2个小时,双方围绕关税问题中的投资争议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现场传出了大喊大叫的声音。
美韩两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
在这一场通话中,卢特尼克要求韩国将投资细节以文件的方式细化并定下来,文件中要明确资金筹措的时间表与运作框架等,韩国方面认为卢特尼克的要求“不合理”,这样做是对韩国经济自主权的严重干涉。
当时现场争吵得很激烈,金容范回想起此事来还后怕不已:“我当时甚至担心,这场争吵可能会搞砸了韩美关系,直接影响到即将开始的韩美领导人会晤。”
韩国总统李在明得知此事后,对美方表达了强硬的态度:“哪怕韩美元首会晤取消,韩国也不能签署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李在明的话强调,他要誓死捍卫韩国主权尊严和经济安全。
韩国总统办公室政策室长金容范
相关媒体报道
这一次争吵的核心在投资问题,韩国方面提出的投资模式,实际上借鉴了日本的经验。在日美之前的贸易谈判中,日本承诺给美国5500亿美元的投资,但是日本自有资金只占1%-2%,其余绝大部分通过贷款和担保来实现。韩国同样希望采取最小化出资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杠杆完成投资承诺。
但是美国方面不答应这种“账面承诺”,需要韩国直接拿出资金来进行投资。卢特尼克直截了当地说道:“韩国3500亿美元投资中,90%的收益将用于美国民众。”很显然,美国想要的是快速拿到这笔投资的钱,他们希望这笔钱尽快流入实体产业,不希望看到韩国学习日本将投资停留在金融操作层面。
韩国经济因为关税战受到影响
尽管双方争吵了2个小时,但李在明还是于8月25日到美国拜访了特朗普。双方在镜头前微笑握手,仿佛没有发生过任何不愉快。据金容范透露,美国在会晤后还是对韩国继续施压,要求韩国通过谅解备忘录明确投资基金结构。韩国方面则回应,投资将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逐步制定详细计划”。韩国这次看似妥协,实则还是在利用程序问题进行拖延。
这一场发生在一周前的争吵,不仅仅是一场外交摩擦,它更是揭示了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强国追求利益即时化与具体化,弱国则试图保留政策灵活性与发展自主权。韩国试图以金融创新实现“承诺与自主的平衡”,美国则要求“白纸黑字与现实保障”。
在这一次韩国与美国的关税对抗中,体现了直接投资与金融杠杆的对抗,体现了文件化约束与自主灵活性的对抗,体现了即时利益与长远战略的对抗,更体现了主权尊严与盟友压力的对抗。
李在明与特朗普的会晤
韩美的3500亿美元投资争端,或许最终将在谈判桌上找到妥协的途径。美国举起关税大棒逼迫日韩等国投资,就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韩国的大额资金流向美国。韩国迫于压力不得不接受这个条款,但又不想让国家损失太大,于是想利用金融操作手段和程序手段进行拖延,但是美国显然看出了韩国想效仿日本的心思,断然要求韩国尽快兑现投资承诺。
韩国与美国围绕关税投资问题的争吵,揭穿了特朗普关税大棒的真相:哪有所谓的盟友利益与合作共赢?不过是为了化债向盟友转移债务压力而已,关税只是化债的幌子和手段。这种做法与海盗比起来文明一些,但本质上却没有太大的区别。
美军在韩国驻扎,韩国难有自主权
韩国民众的抗议
对于韩国来说,与美国的关系是既要合作又要自主,这种平衡是不容易掌握的,这始终是一场如履薄冰的斗争。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