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火柴厂“岷江大桥”火花

乐山古称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嘉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嘉定府治置乐山县。乐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当时乐山地区是巴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秦代,乐山是巴蜀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拥有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址和宫殿建筑,上述历史背景为乐山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乐山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还以其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著称。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峨眉山以“佛门圣地”闻名,而乐山大佛则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称。在现代,乐山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成昆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路贯穿全境。在乐山火柴厂出品的商标上,曾2次收录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岷江大桥。

乐山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江水曾制约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直到以岷江大桥为代表的一座又一座桥梁从这座城市中架起,乐山从真正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而岷江大桥是乐山人心中永远的地标建筑,它是乐山城区修建的第一座大桥,其意义非凡,标志着城区告别了之前的无桥时代,极大的促进了乐山的发展与建设。

岷江大桥(又称岷江一桥)始建于1971年,于1972年2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在内(江)峨(眉)公路179公里加358米处跨越岷江,使市区两岸紧密联系,是将大佛、乌尤风景名胜区同市区联接起来的陆上交通要道。岷江大桥全长501.2米,桥面总宽12.6米。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设计,通航净空按洪期稳定水位计算,可通过12米高桅杆的船只。全桥共7孔,其中6孔净跨70米,孔净跨33.67米,桥面净宽8米,横悬2×2米人行道。最枯水位距桥面高约19米。载重汽-26,拖-100。下部构造为混凝土增台,上部构造为8片工字形拱助组成之箱形拱。施工采用分节预制、缆索吊装,最后形成一个闭合断面,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受力情况较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岷江大桥桥面也越发破损严重,人口的增加让人行道也显得拥挤。为了确保人们的正常出行与安全如今,在2010年这座大桥也得到了翻新、道路的加宽,使得这种大桥重新焕发生机。大桥已通车五十余年,它像一位深沉的老者肩负着乐山的交通脊梁,连接着历史和未来。

#时光深巷旧回忆##收藏##火花##乐山##乐山头条##四川##寻味四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旅游   岷江   乐山   大桥   火花   火柴厂   桥面   峨眉山   嘉定   大渡河   交通   城市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