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
在酸甜的山楂与脆硬的糖壳之间,夹入一片奶香浓郁的奶皮子——这就是最近刷屏社交平台的网红小吃奶皮子糖葫芦。相比传统糖葫芦,它在食材和搭配上大胆创新,一口咬下,酸爽的果香与醇厚的奶香交织融合,新奇口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如今,这股打卡风潮也已吹到金华。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市区多个热门商圈的糖葫芦摊位和小吃店纷纷上架这款新品,引来不少市民尝鲜。对于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而言,这或许是寒风中一份难得的“小确幸”。
奶皮子糖葫芦成新“顶流”
夜幕降临,金华各大夜市逐渐热闹起来。记者走访看到,奶皮子糖葫芦已成为不少摊位的招牌产品。“这种扁山楂奶皮子15元一串,青提的20元。”在西市街的一个糖葫芦摊位前,摊主正向顾客介绍。正在购买的陆女士说:“孩子一放学就说要来吃这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新流行,买一串尝尝。”她为女儿选了一串25元的草莓奶皮子,坦言价格“确实不便宜”。

在解放东路的江北夜市,一家糖葫芦店的展示柜里整齐摆放着各式奶皮子糖葫芦。因询问者众多,店主干脆在门口贴了一张临时价目表。记者看到,该店的奶皮子糖葫芦种类相比周边几家店更为丰富,普通的山楂奶皮子15元一串,草莓奶皮子和无花果奶皮子标价20元一串,更有青提夹冷萃酸奶、山楂夹心奶皮子等新品。其中最贵的是25元一串的草莓夹冷萃酸奶奶皮子,中间填上浓稠的酸奶,最后再贴一层奶皮子,口感层次更加丰富。记者观察了一下,在问价的两三分钟内,就有两名顾客相继买单。“目前卖得最好的就是山楂和草莓两款。”店主表示。

奶皮子糖葫芦的火爆程度,在社交平台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抖音上,#奶皮子糖葫芦#相关话题播放量已突破10亿;小红书同名话题浏览量也达3.5亿,相关笔记超过10万篇,每天都有大量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分享自己购买、品尝奶皮子糖葫芦的体验。
与传统糖葫芦相比,奶皮子糖葫芦的身价同样翻倍增长。记者走访市区多个商业区的糖葫芦店铺发现,一串奶皮子糖葫芦的价格普遍在15元至25元,比经典款式将近高出1倍。
尽管价格不低,消费者的热情却未受影响。在市区万达广场二楼的一家手作冰糖葫芦店前,负责人表示近期奶皮子糖葫芦销量不错,原材料甚至有些紧张。“奶皮子一次只能订到10到20张,每张大约能做4串糖葫芦,基本傍晚前就售罄。”
医生提醒:高糖高脂高热量 注意适量食用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走红的美食不在少数,除了奶皮子糖葫芦,固体杨枝甘露等创新甜品也引发网友跟风。然而在热度背后,潜在的健康风险也不容忽视。此前就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因迷上奶皮子糖葫芦,连续多日食用,结果脸色变差,就医后被告知是糖分摄入过量引发的皮肤糖化反应。

对此,金华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惠仙指出,奶皮子糖葫芦属于典型的“高糖、高脂、高热量”食品,其营养密度(即食物中有益营养素与热量的比值)较低。她分析,奶皮子作为鲜奶浓缩制品,本质是乳脂肪和蛋白质的浓缩体,每100克脂肪含量可超过40%,制作过程中还可能额外加糖调味。山楂本身虽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有机酸,但酸性较强,部分创新馅料还会进一步增加热量与糖分。
“初步估算,一串糖葫芦(含15—20克奶皮子)的脂肪热量为60—100千卡,接近一勺食用油的热量。”金惠仙表示,“糖衣和奶皮子中可能添加的糖叠加,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超标。”
因此,这款网红食品并非人人适宜。血糖异常、高血脂患者,以及乳糖不耐受、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过量摄入不仅可能导致皮肤糖化,使肤色暗沉、皮肤松弛、加速老化,还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糖分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血糖剧烈波动还可能引起疲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对一般人群,金惠仙建议适量食用。“控制食用频率,每周不超过一次,最好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避免饱腹后立即食用,更不宜替代正餐。”她强调,科学享用应遵循适量、搭配、选时的原则。
本文来自【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