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飞
编辑丨张飞
22岁天才中锋“冷板凳”坐穿,整场比赛露脸仅“10分钟”。
曾凡博的的“篮球梦”被篮网“踩在脚下”来回摩擦。
就算上万观众呼吁他上场,球队和教练也不为所动。
面对球迷质疑,球队的的回应更是让人下头。
竟然说他只适合在场下看录像,顺便又公布招新裁员情况。
同是球员曾凡博和杨瀚森手中的合同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甚至可以用卖身契来形容。
那么,篮网一个“三流球队”究竟凭什么要这么对曾凡博?
这位新星球员又将去哪里追梦呢?
在澳门举行的NBA中国赛上,二十二岁的中国篮球运动员曾凡博经历了职业生涯中一次刻骨铭心的考验。
作为篮网队签下的一名持有训练营合同的球员。
他在两场表演赛中的遭遇引起了广泛关注。
首场比赛中,曾凡博获得了十分钟的出场时间。
但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投篮出手,只贡献了一次抢断和三次犯规,个人正负值低至负十五。
更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场比赛他未能获得哪怕一秒钟的上场机会。
即便现场近两万名观众齐声高呼他的名字,教练组依然没有安排他出场。
篮网队与曾凡博签订的是一份名为“Exhibit 10”的训练营合同。
这类合同没有薪资保障,本质上是球队用来低成本考察边缘球员的一种方式。
相比之下,另一位中国球员杨瀚森与开拓者队签下了四年正式合同。
并在首秀中取得了十六分四篮板的成绩。
篮网队目前阵容名单上有十九名球员,特别是在锋线位置上竞争激烈。
球队在选秀中选择了五名首轮新秀。
这使得曾凡博这样需要长期培养的年轻球员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严峻。
从球场表现来看,曾凡博的技术特点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
球探报告指出他的持球进攻能力较弱。
在高强度对抗下稳定性不足,三分球命中率在防守压力下会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八左右。
首场比赛中,他在关键时刻的一次犯规导致对手通过罚球追平比分。
这个细节可能影响了教练组对他的信任。
篮网主帅费尔南德斯是注重实战效果的欧洲教练风格。
他的战术体系强调球员的即战力和特定功能,曾凡博的特点暂时难以完全符合其要求。
篮网队此前曾以“中国德比”为宣传点吸引关注。
但实际比赛中对曾凡博的使用方式引发了争议。
有观点认为,即便从商业角度考虑,在胜负已定的垃圾时间让曾凡博象征性登场。
既能满足主场球迷期待,也能提升赛事观赏性,但教练组坚持了纯粹的竞技决策。
球队在赛后迅速裁掉了2023年首轮秀怀特黑德,签下两名年龄稍大、即战力更强的球员。
这进一步表明了球队倾向于选择成熟球员而非培养新人的建队思路。
这场中国赛的结果对曾凡博的个人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比赛结束后,他没有立即随队返回美国,而是先返回北京办理签证手续。
这表明他仍希望争取留在篮网队的机会,尤其是球队还有一个双向合同名额待分配。
但如果最终未能获得正式合同,他将面临两个选择。
留在美国加盟篮网下属的发展联盟球队长岛篮网,或者返回CBA的北京首钢队。
发展联盟的年薪约为七万美元。
而回国打球则可以获得国内顶薪合同和稳定的出场时间。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曾凡博的处境折射出中国球员冲击NBA所面临的普遍挑战。
自从姚明时代以来,NBA球队对中国球员的评估标准越来越侧重于即战力而非市场潜力。
与曾凡博形成对比的是,湖人队签下了布朗尼·詹姆斯。
这显示出球星影响力在NBA仍然具有重要分量。
这种差异凸显了NBA作为商业联盟的现实逻辑。
球队优先考虑的是竞技成绩,市场因素虽然重要,但通常不会直接决定球员名单的选择。
对于曾凡博个人而言,这次经历虽然艰难,但并非毫无价值。
在CBA联赛中,他已经展现出场均14.7分、百分之五十三投篮命中率的实力,并有过单场三十三分的高光表现。
尽管NBA之路困难重重,但继续在美国训练和比赛。
即使是在发展联盟,也有助于他提升技术水平。
从过往案例看,日籍球员渡边雄太正是通过发展联盟的磨练最终跻身NBA。
这为中国球员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未来中国球员想要进入NBA,可能需要更早适应美国篮球环境。
或者在技术特点上发展出更鲜明的特色。
例如,拥有出色策应能力和篮下威胁的中锋杨瀚森。
就因为其独特的技术特点获得了NBA球队的青睐。
对于锋线球员来说,稳定的三分投射和可靠的防守能力是赢得信任的关键。
曾凡博的优势在于他的投篮手感和防守意识,但需要加强身体对抗和比赛阅读能力。
这次中国赛的风波也反映出NBA在中国市场策略的微妙变化。
相比十年前火箭队因姚明获得的巨大商业成功。
如今NBA球队更注重全球化的均衡发展。
中国赛的本质仍是商业表演,但球队的竞技决策始终保持独立。
这种变化要求中国球员必须凭实力赢得位置,而非依赖市场考量。
对曾凡博来说,接下来的选择将至关重要。
是继续追逐NBA梦想,还是回国夯实基础,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阶段和职业规划。
从长远看,中国篮球与NBA的互动仍需建立在扎实的人才培养基础上。
曾凡博的经历既是个案,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它表明中国球员需要在国际赛场上持续证明自己,才能赢得NBA球队的真心认可。
无论曾凡博最终选择哪条道路,这段经历都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课。
而对关注中国篮球的球迷来说,理性看待球员的成长过程,给予更多耐心和支持。
或许比单纯追求NBA名额更有意义。
上观新闻——篮网官宣签约曾凡博!又一中国球员登陆NBA的机会来了?
羊城晚报•羊城派——中国球员曾凡博NBA首秀!上场十分钟只得1次抢断,他……
澎湃新闻——篮网签下曾凡博,这是NBA的敲门砖,还是为中国赛造势?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