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连续7年称霸福建的首富,消失了,儿子差点卷跑380亿

云南白药翻身了!

2025年上半年狂赚36.33亿,可谁记得4年前它还亏着近20亿?

而帮它起死回生的关键人——连续7年福建首富陈发树,如今却彻底失联了。

这位曾被喊“中国巴菲特”的大佬,当年变卖所有资产凑253亿入股白药。

现在不仅自己没了踪影,儿子还长期待在海外,甚至传出“差点卷走380亿”的消息。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事?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木材搬运工的逆袭路

要弄清这桩谜团,得从陈发树的逆袭之路说起。

1961年,陈发树出生在福建安溪的一个小山村,家里穷得连饭都快吃不饱,小学没读完就辍了学。

16岁那年,他去林场当搬运工,每天扛着几十斤的木材在山路上来回奔波。

但陈发树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他很快发现,自己累死累活一天赚的钱,还不如中间商倒腾一趟木材赚得多。

于是他开始留心木材行情,跟拉货司机套近乎,慢慢地开始帮人牵线搭桥做起了倒卖生意。

到25岁时,他已经攒下了5万块钱。

在那个国企员工月薪只有40块的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

有了第一桶金,陈发树的野心开始膨胀,他盯上了当时刚兴起的百货行业。

上世纪80年代末,陈发树从亲戚那借了5000块,在安溪开了家“华都百货”小超市。

当时有人笑话他,一个搬木头的懂什么做生意。

可他却靠着薄利多销、跟街坊邻居拉家常的方式,把小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1987年,他又大胆地盘下了厦门一家快要倒闭的百货大楼。

两年后,这家百货的销售额就突破了400万。

1995年,陈发树成立新华都实业集团,生意版图从百货扩展到酒店、地产、旅游,甚至还涉足了矿业。

不过,真正让他身价暴涨、跻身顶级富豪行列的,并非百货生意,而是一次意外的矿业投资。

1997年,陈发树和老乡凑了6000万买了套二手矿山设备,原本想卖给一家水泥厂,结果水泥厂突然倒闭了。

设备砸在手里,他急得睡不着觉,想起了认识的紫金矿业总经理陈景河。

陈景河说:“我们没钱买设备,但你可以用设备入股。”

就这样,陈发树用4800万的设备换了紫金矿业33%的股份。

2000年,他又追加投资到8000万,成了紫金矿业的第二大股东。

2008年4月,紫金矿业在A股上市,发行价7.13元,首日股价就飙到21元。

陈发树手里的股份一下子值了300多亿,他趁高位减持,套现超过200亿。

同年,他还花10亿从盛大集团挖来唐骏当新华都CEO,一时成了商界焦点。

2009年,陈发树身家达到218.5亿,第一次当上福建首富。

之后连续7年都稳坐这个位置,连后来崛起的宁德时代曾毓群都没能超过他。

两次入股云南白药

成为福建首富后,陈发树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心里一直有个想法,要找一家能传给下一代的优质企业,而云南白药就是他眼中的香饽饽。

在陈发树看来,云南白药是百年品牌,有国家级绝密配方。

连牙膏、创可贴这些衍生品都常年卖断货,简直是“躺着下金蛋的鸡”。

2009年,机会来了。

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红塔集团要转让12.32%的股份,估值22亿。

陈发树没丝毫犹豫,10分钟就敲定了交易,满心以为能顺利拿下。

可没想到,钱付出去了,红塔集团却迟迟不办股权过户手续。

这一等就是800多天,2011年,失去耐心的陈发树把红塔集团告上法庭。

但最终因为中国烟草总公司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他输了官司,只拿回22亿本金和760万利息。

光诉讼费就花了1690万,利息还不够支付诉讼费。

更让人心疼的是,后来云南白药市值暴涨,当初那12.32%的股份价值翻了十倍,每年分红就能拿好几亿。

陈发树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第一次入股失败,不仅没让陈发树放弃,反而让他对云南白药的执念更深了。

他在办公室挂了张云南白药的老配方图,每周都让助理整理药企行业报告。

2016年,转机出现了。

云南白药控股股东白药控股启动国企改革,向民营资本开放。

陈发树这次下了血本:变卖地产项目,减持部分紫金矿业股份,凑了254亿,于2017年一举拿下白药控股50%的股权。

要知道,当时他的身家也就500亿左右,254亿相当于押上了半条命。

陈发树带着儿子陈焱辉进入云南白药董事会,父子俩不拿一分钱工资,却给公司高管开出天价薪资。

2019年7月,陈发树如愿当上云南白药联席董事长,可他很快发现,这个职位看着风光,实权却不多。

炒股赚钱到巨亏退场

为了在云南白药站稳脚跟、证明自己的价值,陈发树把目光投向了二级市场,想用炒股的方式快速做出成绩。

2018年起,他推动云南白药把大量流动资金投入二级市场,重仓茅台、腾讯、恒瑞医药这些白马股。

赶上2019-2020年的牛市,这波操作确实赚了大钱。

2019年盈利41.83亿,2020年更是赚了55.16亿,占当年净利润的60%。

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新华都的股价也涨了30%,陈发树“中国巴菲特”的名号就此打响。

可股市从来都是双刃剑,牛市带来的收益,很快就在熊市中化为泡影。

2021年A股回调,云南白药持有的股票组合大幅缩水,全年亏损近20亿。

2022年又亏了超5亿,两年累计亏了25亿。

网友们炸开了锅:好好的中药企业,不搞研发生产,跑去股市赌钱。

面对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2023年,云南白药只能宣布全面退出二级市场证券投资。

本以为退出炒股、回归主业就能平息风波,可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2024年,云南白药原董事长王明辉和其他4名高管,因为利用职权收受供应商回扣、虚报研发费用被带走调查,作为大股东的陈发树也被列为调查对象。

2024年5月26日,云南白药突然发布公告:

陈发树和儿子陈焱辉辞去公司所有职务,彻底退出管理层。

从那以后,陈发树就彻底没了音讯,近一年没在公众场合露过面,他的儿子陈焱辉则早就跑到了海外。

当时市场还传出陈焱辉卷走380亿资产的消息,新华都紧急发声明辟谣。

但有人发现,2023-2024年新华都系通过减持云南白药股权,累计套现近300亿。

这笔钱去了哪里,至今没人说得清楚。

云南白药的新生

陈发树黯然离场,而云南白药却没有就此沉沦,反而在回归主业后迎来了新生。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突破212亿,净利润36.33亿,比亏损期好了太多。

这背后,是云南白2024年起加大中药配方研发,推出3款新型健康产品起了关键作用。

也证明了回归中药研发、健康产品生产的主业,才是云南白药该走的路。

不过,新生的云南白药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前路并非一帆风顺。

片仔癀在高端中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牙膏、创可贴这些核心产品需要创新。

更重要的是,经历窝案之后,公司内部治理体系需要重新搭建。

回头看陈发树的经历,从草根逆袭成资本大佬,眼光独到,可最后栽在云南白药上。

他的失败给整个商界敲响了警钟:再精明的资本运作,也代替不了踏实做实业;

再高明的财技,也比不上专注主业来得长久。

对于云南白药这样的百年老字号来说,守住中药这个根,比什么资本游戏都重要。

如今云南白药还在转型的路上慢慢走,早已成为商界值得深思的案例。

它告诉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企业,脚踏实地比什么都重要。

结语

云南白药赚回36亿,背后大佬却查无此人。当年豪掷254亿救场,如今父子双双退场。资本江湖风浪急,起高楼时宴宾客,楼塌不过转瞬间。

参考文献:

1.经济观察报:《云南白药爆发窝案,原董事长王明辉等5名前高管被查》2024-05-09

2.南方都市报:《两年亏超25亿!“股神”云南白药告别A股,称将聚焦主业》2024-01-18

3.政券之星:《云南白药:陈发树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025-07-2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财经   福建   首富   儿子   云南白药   紫金   矿业   主业   白药   大佬   中药   百货   安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