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线的腾讯视频大型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汇聚了100位优秀厨师。他们怀揣对中华美食的敬意与热忱,在多元赛制与主题挑战中,展开了一场中国美食界的巅峰对决,真正诠释了何为“以一饭,证实力”。
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汇聚了100位优秀厨师。
《一饭封神》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精准切中了助力餐饮行业复苏的脉搏,呼应了国民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通过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竞技呈现,成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动力与文化影响力,成为一档既叫好又叫座的高品质综艺范例。
从“舌尖”到“心间”的专业共鸣
《一饭封神》以“不论出身 只论实力”的专业主义精神,奠定了严肃竞技的基调。
这一专业竞技场域的背后,离不开谢霆锋、张勇、郑永麒Vicky分别从食材理解、技法运用,到风味层次与创意表达,对每一处细节进行多维度评判,共同构建出一个既扎根中国美食传统,又接轨全球餐饮潮流的权威体系。
为最大限度展现厨师技艺,节目组打造专业灶台与舞台,更依托腾讯视频综艺与纪录片团队的首次合作,邀请《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担任顾问,从厨师遴选、评审邀请到舞台搭建,全程提供专业指导。
从“幕后”到“台前”的群像蜕变
《一饭封神》以聚焦“人”的价值叙事实现了突破——它通过真实而立体的中国厨师群像,建立起独特的内容差异。尤其是在新一代厨师展现出全新精神面貌与创作理念的当下,更需要一个打破刻板印象、刷新公众认知的窗口。
57岁的选手“我不是女王”,以“很失败”总结自己43岁前的人生,却在厨房重获自信。最年轻的00后小厨“燃少”则在22岁时获黑珍珠一钻,他时刻用作品诠释对中餐的理解。德高望重的大厨也会放下身段给年轻人锻炼培养的机会,正如大厨邵德龙所说,他在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中国厨师的未来。这些真实的故事不仅让厨师群体以更鲜活的形象进入公众视野,更完成了一场对职业价值与社会认同的双向重塑。
《一饭封神》中的选手正在展现厨艺。
节目允许个性化表达的发生,也更深刻诠释了中华饮食“守正出新”的文化活力。例如在“酸、辣、鲜”团队战中,大厨以层次丰富而不失本味的辣味表达,反思当下餐饮对“强刺激”的过度追求;而小厨则于酸中呼应多元食客的需求,也推动传统味型走向更广阔的受众。
从“流量”到“留量”的精准转化
《一饭封神》的行业赋能效应及社会影响力远超普通综艺范畴,成为推动餐饮文化发展的新引擎。节目有效激活消费市场,唤醒大众对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层认同。
节目播出后,多位参赛主厨的餐厅实现人气与营业额的双重跃升。黄启云的“Ken's Kitchen”荣获大众点评面馆三榜Top1大满贯;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因“光头火夫”加持预订量翻倍;王斌主理的“The Georg”销售额涨幅超365%……这场源于美食的文化共振,正持续转化为餐饮消费的强大动力。
在当下综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真正的创新恰恰源于对内容本质的回归。《一饭封神》正是这样一个典范:节目以专注之心深耕美食垂直领域,凭严谨呈现建立信任,借人文洞察传递温度。这种内容与情感的深度交融,正是节目得以穿越流行周期、真正走入人心的核心所在。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翟永军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