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需要“修德忘名,读书深心”

作者 书院主人

一代世界级科学大师杨振宁离我们而去了。我觉得杨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爱祖国,爱科学,“修德忘名,读书深心”。《菜根谭》有言:“学者要拾精神,并归一路。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此语道破为学修身之真谛——真正的德业,需忘却浮名;深刻的学问,必远离浅娱。纵观古今,成其大者,莫不循此道而行。

修德若为名饰,则如聚沙为塔,顷刻倾颓。昔东汉士人,竞相“清议”,以名节相标榜。然察其本心,多有求誉于乡党、邀名于朝堂者。及至党锢祸起,风雨如磐,其中改操易守、委曲求全者,岂在少数?其德之初,便杂糅外慕,故难经烈火淬炼。反观近代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惟念教育救国、学术真理,何尝计身后之誉、眼前之功?其德业如静水深流,滋养华夏,正因“忘名”二字,方得“实诣”之丰碑。

读书若止于风雅之表,则如蜻蜓点水,难觅渊珠。文人积习,常以吟咏唱和为能事,字句虽工,不过情感之玩物,于济世泽民何益?战国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锋甚健,以为天下莫及。然其兴寄仅在“纸上谈兵”之快意,未尝深心体察战阵虚实,终致长平惨败,徒留千古嗟叹。真正的阅读,是灵魂与智慧的沉潜,如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其心与往圣神交,其志为万世开太平,故能成就不刊之《史记》。

当下信息奔涌,名利之诱愈繁,浮浅之娱愈盛。学者更需“拾精神,并归一路”。修德当如幽兰,不以无人不芳;读书须效深根,默然汲取滋养。摒除名缰利锁与表象风雅,方能抵达道德与学问的本真之境,在灵魂的净土上栽种不朽的智慧之花。

近日,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为我们民族未来规划了宏伟的目标,具体指出,要在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担子是很重的。还指出,要占领科技领域的制高点。这一切,都需要全民族共同努力,需要学者、科学家聚精会神去耕耘。

——

书院主人,研究历史,文章原创,欢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美文   今日   风雅   学者   菜根谭   精神   全会   书院   名缰利锁   风雨如磐   学问   史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