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每天看着娃熟睡的小脸蛋,总忍不住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塞给她。
可慢慢发现,有时候我们以为的 “疼孩子”,其实是在悄悄害他 。
就像很多宝妈跟我吐槽的,总觉得 “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了”,结果把 “爱” 变成了 “惯”,给娃的未来埋了雷。
有位教育家说的话我一直记着:“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放任他做这3件事。” 听着扎心,但句句在理。
一、啥都帮孩子做
同事一上班就告诉我,她在网上看到一个特有意思的视频。一个刚上大一的学生,由于从来没有洗过衣服,就把换下来的衣服积在一块,然后快递回家让妈妈洗好再寄回去。
这样的孩子,真不知毕业之后要怎么生活、工作。同事坐在我旁边在吐槽孩子不懂事,可我却想,他小时候是不是从来没自己做过事?
在许多妈妈心里,总是抱着孩子还小,等大点再说,我帮他做还省事。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往远一点想想,我们帮孩子做好一切,等他上了大学,就真的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
甚至等他工作了,遇到一点挫折就想逃避,还要靠我们来 “啃老”。
其实让孩子做事不是不爱他,恰恰是为他好。慢慢你会发现,孩子不仅变得能干,还会更有自信,因为他知道 “我能做好这些事”。
二、孩子一哭闹就妥协
前几天带贝儿去超市,碰到个小男孩非要买奥特曼玩具,妈妈说家里已经有好几个了,结果孩子直接躺地上打滚,还伸手拽妈妈的衣服。
最后妈妈没办法,还是掏钱买了,嘴里还自我安慰: “算了算了,别在这丢人,等会去再教训。”
其实我们当妈的都懂,孩子哭闹的时候,最怕周围人指指点点,总想赶紧哄好省事,满足孩子的要求。
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给孩子一个假象。只要一哭闹,自己的要求就能得到满足。
那么,接着就有这样事要发生了,想要玩具了哭,不想上学了闹,长大了遇到不顺心,就会用发脾气、摔东西解决问题,根本不会体谅别人。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们理解是理解,原则还是要坚持。
孩子哭闹,我们做妈妈的话,尽量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耐心引导孩子要什么就说出来,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
三、过度沉迷电子产品
首先,我们不是禁止孩子碰电子产品,在当前这个社会,适当了解电子产品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过度沉迷电子产品,真的会害了孩子。
就拿我女儿班上的同学来讲,因为跟班上的家长聊过这类问题,大多数孩子一回家就拿出手机、平板玩。
饭做好,在桌子上摆好,喊孩子吃饭,还是盯着手机、平板玩,一动不动。
还有好些同学,由于玩电子产品时间过长,早早就戴上了眼镜。要知道现在小孩子的眼镜可不便宜,听说便宜的也要好几千元,贵的要上万远。
要想孩子不沉迷电子产品,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结语: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要适当对孩子放手,能做的就让他做,然后少一点纵容,多些陪伴孩子,让他慢慢长成能扛事、有担当的人。
您家孩子有没有过乱发脾气、沉迷电子产品的情况?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