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中国文明探源与赴外考古等 社科院发布近五年多项成果

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京发布近五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总计12项,涵盖田野发掘和研究阐释两大方面。

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文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一万年文化史 五千多年文明史》一书,已于近日出版发行。汇集湖北郧县人3号头骨、北京东胡林遗址、福建壳丘头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辽宁牛河梁遗址、山西陶寺遗址等大批考古新发现资料,系统阐释从人类起源、文化演进到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重大学术问题,有助于社会公众深入了解远古东方人类的独立演进、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五千多年多元一体的文明脉络。

在田野发掘成果方面,本次发布6项考古项目的发掘报告(简报),其中,《河南安阳洹北商城手工业作坊区墓葬2015—2020年的发掘》详细披露103座墓葬的发掘收获,揭示部分墓主生前从事青铜铸造,且该区域是生产、生活与埋葬一体的作坊区,为研究中商时期墓葬制度、洹北商城性质提供了关键资料,丰富了对商代手工业者群体及社会生活的认知,填补了商代中期工匠家族墓地研究的空白。

另外,本次发布的田野发掘简报中,有一项为赴外考古成果。报告显示,2015年7月,中国考古队开始对洪都拉斯科潘遗址编号8N-11的贵族居址进行考古发掘。科潘遗址位于洪都拉斯西部,是玛雅文明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而8N-11号贵族居址位于科潘遗址核心区东北部。中国考古队在8N-11西侧北部建筑(69N)发现了精美的石质雕刻,其中,建筑外墙上的死亡玉米神、酷似“中国龙”的羽蛇神等石质雕刻栩栩如生,表达了玛雅神话中玉米神从死亡到重生的过程,为深入研究玛雅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据介绍,目前,该赴外考古项目已结束田野发掘,进入出土文物修复保护、资料整理研究阶段。

(总台央视记者 艾达 张立雷 王帅)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丰树琪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历史   社科院   中国   成果   文明   遗址   玛雅   墓葬   田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商   起源   商代   总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