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能源制裁大棒,最后敲的是自己脑袋。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税战打到现在,局势越来越明朗。
近日,特朗普连出三招,希望中方“回心转意”,结果如何?
事情得从头说起。中美关税战一打响,中国可没傻等着挨打,直接来了个供应链大重构。
这招棋下得够狠:一边甩掉对美国的依赖,把原来买美农产品、能源的大订单统统转向别家;一边突破美国设下的包围圈,原本给美国的生意分给巴西、俄国这些伙伴,深度合作直接打破美国壁垒。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管道天然气供应量相比2023年增长了25%,达到80.3亿美元,俄罗斯跃居中国管道天然气供应国第二位。
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2024年提前将对华输送天然气的供应量提升至合同规定的最大水平,即380亿立方米/年。你看这增长速度,简直是坐火箭!
反观美国那边,惨不忍睹。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LNG仅415.84万吨,占同期进口总量的5.4%,美国位居中国LNG供应国第5位。
煤炭更搞笑,2024年美国热能煤出口至中国约340万吨,仅占中国热能煤总进口量4.328亿吨的0.8%。0.8%!这就是特朗普嘴里的“贸易战武器”?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眼看着出口窘境越来越严重,特朗普急了,连出三招想让中国“回心转意”。可惜啊,这三招招招都是昏招。
第一招:哭穷卖惨。特朗普政府到处嚷嚷,要求中国加大进口美国大豆,还扯什么合作共赢的大旗。
问题是,你一边挥舞关税大棒削人家,一边哭着喊着要人家买你东西,这叫什么逻辑?连三岁小孩都不会被这种把戏忽悠。
第二招:赤裸威胁。特朗普威胁对华征收200%的稀土关税,理由是中国不肯放宽稀土磁铁出口。可现实打脸打得有多响?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60%以上,精炼供应量占比达92%,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还需要数年时间。这不是典型的“拿着鸡毛当令箭”吗?威胁谁呢?
第三招:打感情牌示好。允许数十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想用这个换取稀土出口放宽。
但中方的回应很干脆:不吃“边打压边示好”这套。你当中国是什么,给颗糖就忘了挨打?
特朗普这三招不但没奏效,反而把自己逼到了墙角。特朗普政府现在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中国已表明态度,不愿意向美国出口更多稀土等关键矿产。
自出口管制实施以来,至少有五家来自美国和欧洲公司的稀土在中国的运输已被叫停。美国汽车制造商都慌了,开始警告可能停产关闭工厂。
为啥中国这次这么硬气?很简单,手里有牌!
中国在新型超强磁铁、晶体管、电池、新型芯片和软件等生产方面具有主导地位,这些都是美国高端制造业的命脉。
没有中国的稀土,美国的军工、新能源车、高科技产业统统得歇菜。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中美三轮谈判折腾了这么久,实质问题一个都没解决。
6月5日中美元首通话历时超过90分钟,涵盖稀土、学生签证、贸易协议与台海局势等敏感议题,表面看起来很积极,实际上还是各说各话。美方急得冒汗,中方稳如磐石。
这局面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风水轮流转”。以前美国搞制裁,全世界都得忍着,因为没有替代方案。
现在不同了,中国有了选择权:你制裁我能源,我就买俄国的;你威胁稀土关税,我反手给你来个出口管制。中方领导层绝不会屈服于特朗普的讹诈式策略,这话说得够明白了。
更深层的问题是,特朗普还没意识到时代变了。这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的年代。
中国这次的应对策略很聪明:供应链多元化,掌握关键资源主导权,该硬的时候绝不服软。
俄国能源、中东石油、澳洲矿产,选择多了去了,还用得着看美国脸色?
中美能源贸易清零这事,表面是贸易问题,实质是大国博弈的缩影。
美国想用能源武器要挟中国,结果发现中国早就做好了备案;特朗普想用稀土威胁施压,没想到稀土恰恰是中国的王牌。
现在特朗普应该明白了,“交易的艺术”对中国不会奏效。
中方建议特朗普“谨言慎行”,这话说得够客气了,实际意思很明白:别再做那些不切实际的美梦了,该醒醒了!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