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全资收购即墨黄酒,能否再造一个“青啤”?

青岛啤酒的跨界棋局:百年企业的品类革命与生态重构。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在中国消费品行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青岛啤酒正以一场跨越世纪的战略转型,书写着传统企业破局的“新篇章”。按照业内专家的话说,当一家企业能够同时承载啤酒的激情、黄酒的厚重,它书写的就不再是某个品类的传奇,而是一个民族品牌在时代浪潮中的进化论。


5月7日,这家拥有121年历史的啤酒巨头宣布全资收购即墨黄酒,不仅标志着其业务版图的再次扩张,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在存量竞争时代的突围逻辑。



A

百年企业的生存焦虑


众所周知,在啤酒行业整体进入存量博弈的当下,整个啤酒市场的萎缩和高端化进入尾声,头部啤酒企业普遍存在“营收焦虑”,青岛啤酒并不是“例外”。


2024年,国内啤酒市场消费复苏乏力,全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青岛啤酒的主力品牌青岛啤酒和崂山啤酒的产量、销量、营收均同比下滑。



2024年,青岛啤酒实现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0%;归母净利润达到43.45亿元,同比增长1.81%。对于营收下滑,青岛啤酒也承认,“主要是受销量下降影响,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双重压力。”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青岛啤酒不可能没有焦虑,而解决焦虑的最后办法,就是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单一品类的线性增长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必须构建多维度增长曲线。"


因此,收购即墨黄酒绝非简单的资本运作,而是生态布局的关键落子——黄酒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在中国拥有2500亿元潜在市场规模,但其行业集中度CR5不足30%,这为龙头企业整合提供了巨大空间。


B

互相成就,攀登新高!


据公告数据显示,即墨黄酒厂总资产为约9亿元,净资产为约2亿元。2024年,即墨黄酒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66亿元,同比增长13.5%; 实现净利润3047万元,同比增长38.0%。


青岛啤酒明确表示,此次收购的核心逻辑在于“协同效应”。即墨黄酒作为中国传统黄酒代表品牌,与青岛啤酒同属发酵酒类行业,但产品属性与消费场景存在显著差异。


啤酒消费集中于夏季,而黄酒因温饮特性更适配秋冬市场,两者的销售淡旺季互补可有效平衡企业收入周期,降低季节性波动风险。


此外,青岛啤酒成熟的渠道网络与品牌影响力可为即墨黄酒提供全国化布局的跳板,而即墨黄酒的区域文化属性则能帮助青岛啤酒深化在地市场渗透,形成“啤酒+黄酒”的双轮驱动格局。



尽管战略意图清晰,跨界整合的挑战仍不容忽视。黄酒与啤酒在酿造工艺、消费人群及渠道管理上存在差异,青岛啤酒需在保持即墨黄酒传统特色的同时,实现生产标准化与渠道协同。“接下来”,如何平衡多元化与专业化、怎样避免管理半径过度延伸、能否持续保持创新活力……


站在新百年的起点,青岛啤酒的跨界棋局已不只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预示着中国制造业从产品输出向生态输出的质变。由此来看,青岛啤酒此次收购既是其“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落地之举,也是传统酒企应对行业变局的主动求变。


若能在品牌定位、渠道融合与文化赋能上实现突破,这一跨品类布局或将成为中国酒业多元化发展的标志性案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升级路径。

#白酒##爆料##重温中国女兵闪耀莫斯科红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1

标签:美食   即墨   黄酒   青岛   啤酒   企业   品类   行业   焦虑   市场   渠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