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今铁路密布,高铁如织,可在人的心目中总有抹不去的遗憾。在我国中部地区尚无一条像样的高铁形成中部地区的南北大通道。
这条大通道,必经湘鄂中部,穿越洞庭湖区,形成较直的畅通之道,拉近大北方与大南方距离。谁能胜任?目前已运行的和正准备建的,没有理想中的。
京广高铁?称得上我国中部地区南北大通道,但在辽阔的中部地区太单一,而且早已饱和。更重要的是过于偏东,对大北方与大南方即便是中间地带也辐射不到。你要兰州、西安、南阳、襄阳、荆州等地到长沙一带去弯武汉走京广高铁,你说弯不弯?
焦柳铁路?历史倒是悠久,60年的历程已经成为老人,呵涎喘气,如今早已成为货运为主,漫吞吞的客运所剩无几。你如果硬要说它是南北大通道,不是笑话吗?
目前将要开建的呼南高铁?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不错,它是八纵八横的南北通道,亦地处中部地区,又辐射到大北方与大南方的东西两面。可这条线最终形成了并非直顺舒畅,河南境内亦如此,湖北境内更弯曲。湖南呢?也亦然!
从荆门西进,经宜昌再迂回绕道山区经长阳、再宜都、又回松滋,绕来绕去才南下。
湖南境内就直顺了吗?非也。同样是一个大弧形,从澧县、临澧、常德、益阳后再向南,是一个典型的大镰刀弯形。高铁要考虑辐射城市是对的,但只能在南北大通道的主线上考虑,如果过度偏离主轴,过度延长线路距离,是否科学,值得探讨。毕竟国家主线,是先有主轴,再考虑辐射城市与地域,决不是以各城际段连接形成主线。
我们不妨看看湘鄂段的两条线路的距离,就会一目了然。湖北的荆门、湖南的益阳可以说是两个节点,呼南线无论怎样走也避不开这两个地方。荆门往南经荆州跨洞庭湖西部地区南下到益阳是多远?荆门到益阳不足300公里。荆门经宜昌、长阳、松滋、常德再向东到益阳是多长的距离?不低于500公里!相比之下,是不是一目了然?国家中部地区的南北大通道,可不是短期愿望,甚至不能仅仅说是百年规划,因为它的诞生意味着将发生更长远的作用。
不要说,宜昌、常德是不能甩开的,呼南一路南下尽可能走直线并不意味着把宜昌、常德丢开了。宜昌经长阳、松滋、澧县、常德到益阳,比宜昌经荆州再直线到益阳近些吗?刚刚相反,如果是宜昌经荆州南下到益阳不仅距离近,且线路顺直,没有弯弯曲曲。
常德呢?早已与益阳连通,且常德作为湘西的重要城市,是一个重要节点,往西南张家界、贵阳,往西北重庆方向都离不开常德。常德何愁不是高铁的枢纽,一定要呼南直接经常德的必要吗?
好了,我再来说荆州吧!荆州作为湘鄂两省重要中部平原地区接壤的重要城市,南下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我们不妨来探讨荆州南下的最佳路线了,按照地域状况,大概有四条线可选择。这就是本文结合现实与发展趋势要阐述的重点。
一,南下往东走的“荆岳高铁”,历史最为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长期的努力中作了大量工作。然而,事与愿违,至今没有眉目。
荆岳高铁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不在荆岳高铁本身线路与建设上,主要受制于京广高铁岳长段(岳阳至长沙)的载荷饱满,难以再承担支线引入的载荷。若岳阳到长沙不建城际线或其它辅助线,岳阳站新增引入支线是很困难的,何况就目前车站规模也无法承载新引入支线。
因此,荆岳高铁终归是遥遥无期的。但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可能性很小,等待的时间要长。由对荆岳高铁的追求可知,湖北,尤其是荆州人民的毅力和决心是很强大的,令人佩服。
无能再难,湖北尤其是荆州人民会继续不懈努力,意志坚定。但现实决定,尽管坚韧不拔,荆岳线的实施仍将是漫长的。
二,南下往西走的“荆松连线”,人们期待无限,追求之热不亚于“荆岳铁路”。
不过,我有点想不通,对于荆松连线,好像荆州人比松滋人期盼更热乎,甚至有松滋人认为,反正我们有了呼南线,至于连线那是你们的事,我们倒是不在乎。
其实,荆松连线对松滋来说,重要程度是无比的,远重于呼南线,甚至可以说决定着松滋的经济命脉,是松滋经济发展与旅游事业的生命线。
没有这条连线,对松滋来说,意味着堵死了东边尤其是东北方向通往荆州的大门。或许有人会说,怕啥,跟宜昌连通就行了。
别带情绪哟,你可以撇开荆州,你总不能撇开武汉省会啊,还有苏杭、上海整个东边半个中国啊。如果有荆松连线,你可以在家门口直接坐高铁到武汉、南京、上海,当然还有南北辐射的众多地区。如果没有荆松连线,你就是到武汉也得先坐高铁到宜昌,再转车到武汉,不仅弯远了,还要转车,多麻烦!
我们应该知道,今后呼南建成通车后,一定没有武汉南下的车绕道宜昌再南下的,武贵建成后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意味着,没有经过松滋的车到武汉去的,松滋人到武汉只得绕道宜昌再转车。
那么,“荆松连线”对荆州人又有多重要呢?我真看不出来,松滋没有什么会吸引着荆州人非到松滋去不可的。现在松滋通往荆州的公路客流不是表明得很清楚吗?那条路上到底是松滋人跑的多,还是荆州人跑的多,早已是一目了然。
因为荆州南下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没有荆松连线,就会有荆公澧连线。由此,松滋人应该明白了,荆松连线到底对谁更重要?如果松滋失去了荆松连线,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失策,别以为自己已拥有高铁,荆松连线是荆州单方面的事。
那么,就目前的情况看,荆松连线的成功率有几何?我看有点悬了。一是松滋选站址已经制约荆松连线的诞生。要知道,如果荆松连线因为选站址的原因,连在了松滋西站的下游(西站以南)对于松滋来说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没有荆州方向的车会绕道松滋再到宜昌的;同样没有宜昌方向的车会经过松滋再到荆州的,意味着松滋不会有东向的直达车。
二是呼南经宜昌南下,必定是有考量的,由于松滋离宜昌较近,出现荆松连线会有削弱呼南途经宜昌的作用之嫌。
由此,荆松连线,作为第二荆州南下的线径,能够实现的难度也是摆在第二的,至少在短的时间内是难以变为现实的。
三,南下偏西的“荆公澧连线”。这条连线的提出也是比较早的,几乎在呼南线确定走澧县时就有设想了,甚至国铁主动提出过在澧县设计预留接口线。
种种迹象表明,“荆公澧连线”不是没有可能,特别是在松滋选址西站后,这种可能已远远高于荆松连线了。
当然,可能也只是可能,离实现还是有很远的距离。跟荆松连线一样,也有制约的因素存在。一是要考量宜昌的枢纽地位,避免由于荆荆澧路线顺直、距离短而削弱呼南线途经宜昌的车次。二是相比于荆松连线,线路要长,投资要大,且跨两省,需要做的工作要复杂得多。
不过,从总体概率讲,目前荆公澧连线已经胜于荆松连线了。排除其它更优方案,只能会花落“荆公澧”,已经不是“荆松连线”。
四,正宗直线南下的荆益高铁。当我们翻开地图,一目了然,襄阳、荆州、益阳在中部地区的一条直线上,距离最短,从荆州直线南下到益阳只有200公里的距离,意味着到达大南方的腹部,然后左右辐射兼顾了整个大东南与整个大西南。
如此完美的线路居然被忽视了。值得欣慰的是,在湖北方面一个劲的只考虑荆岳和荆松连线的时候,湖南方面已经洞察到这条主线。这是最后提出的方案,却是最优的决策,往往最后的思维是最有可能取胜的。我们期待中。
荆益直接连线,从多个方面优于其他方案,乐于各方的采纳。
1.直顺、距离最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南北大通道。纵穿洞庭湖区,结束洞庭湖区中心地带无铁路的历史。
2.一条直线南下,兼顾各方,不需要即是荆岳,又是向西的连线从多个方面出击。即便东西两个方面得成,也是东弯西拐,难言真正南下的大通道。
3.有效成为与京广线并列的双通道,不仅免去了荆岳线,还缓解了京广线岳长段的压力,为岳阳增设线路畜力。
4.也避开了削弱呼南弯宜昌的功能、宜昌枢纽地位的顾虑。
至于常德,因为有现有呼南线途经,荆益线对常德的高铁地位不存在削弱。大北方、襄阳、荆门经宜昌走宜常线到常德不受影响。而大北方、荆州可以做到南下长驱直入;大南方北上也是同样的道理。荆益线,意义非凡。荆州只要一条南下线足矣!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