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一坐书桌前就叹气,说‘学习没意思’。”“催他写作业,他要么发呆要么摔笔。”最近好多家长问我:“孩子咋突然厌学了?”作为一名老师,我想说:厌学不是“懒”,是孩子的“心理电池”快没电了——压力太大、挫败太多、找不到学习的意义,自然就“充不进去”。今天就掏心窝子说:咋给娃的“心理电池”充电?
第一,厌学的根:不是“不想学”,是“学不动了”
很多家长觉得“厌学=偷懒”,其实不然。就像手机电量低于20%会自动关机,孩子的心理能量耗竭时,也会“自动躺平”。
我带的往届生小萌,初二时突然不想上学。她妈急得直哭,后来聊天才知道:“数学总考60分,我努力了也没用”“爸妈只看分数,我考差了他们比我还急”。这种“努力没回报”“不被理解”的挫败感,像块石头压在她心里——不是不想学,是“学不动了”。
专业视角:心理学叫“习得性无助”——长期经历挫败后,孩子会认为“我肯定学不好”,干脆放弃努力。这不是“懒”,是“保护自己不再受伤”。
第二,厌学的“导火索”:学习没了“意义感”
还有孩子厌学,是因为“不知道学了干嘛”。我邻居家儿子,高一物理考90分,却说“学这些有啥用?以后又不当科学家”。问他理想,他说:“爸妈让我考985,可我不想为他们活。”
现在的孩子物质不缺,最缺的是“为自己学”的动力。就像你逼自己吃不爱吃的菜,再有营养也会腻——学习要是只剩“为了爸妈”“为了考试”,孩子早晚会腻。
第三,3招给“心理电池”充电,比吼100句管用
最后说句大实话:厌学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他不是不想变好,是需要帮忙“充上电”。
别急着“修”他,先“懂”他:接纳他的累,帮他找小成功,再把学习和“他想要的”连起来。
毕竟,能“自己想学”的孩子,才是真的“充好电”了。#学习方法##家庭教育##亲子教育#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