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连发九次“死亡通牒”!明说这公司要强制退市。
可数万股民还是照样往里冲,日均成交额直接超过2亿元!
而股吧里更是侥幸者的天堂:有人晒加仓的载图,说“反弹就走”,还有人喊“不补仓彻底亏没”。
如此明显的“退市坑”,为什么还有人抱着血汗钱往里跳?
将证监会的警告当作耳旁风,他们就不怕最后落得血本无归?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这句话用来形容*ST苏吴现在的情况,是再贴切不过。
一边,是证监会连续九次发出退市警告,明确告知这家公司因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资金占用高达96%即将被强制退市。
而另一边,却是散户投资者如潮水般涌入,9万股民前赴后继地冲进这座即将坍塌的“围城”。
2025年7月14日,当《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布后,*ST苏吴的股价,理应连续跌停直至退市。
然而现实是:股价在1元附近企稳,甚至还出现过涨停。
这就让散户们坚信,是自己发现了“价值洼地”:账面净资产2.6元,股价才1元多,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殊不知,这个看似诱人的“馅饼”,实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就在处罚消息公布前一周,股吧里还充斥着各种“抄底”言论。
有人认为股价已经跌无可跌,有人分析净资产提供了安全边际,更有人号召大举进攻。
可这些声音背后,是对基本事实的选择性忽视。
他们看到了1元的股价,看到了2.6元的净资产,却看不到那九次退市风险警告。
更看不到“连续四年造假”,这几个刺眼的字眼。
这种近乎病态的乐观,让旁观者都替他们捏把汗。
不仅如此,市场的疯狂,还体现在成交量上。
按理说,一家即将退市的公司应该门可罗雀,但*ST苏吴在警告期间的日均成交额竟然超过2亿元。
这意味着,每天都有大量资金在这个火山口上跳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ST苏吴全名江苏吴中医药,以为是专注医药生产,但其最早的却是官方包办的校服厂。
1994年,苏州吴中县的多家集体服装厂,整合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来定制生产校服。
之后,吴中医药借着国资的背景,很快就成了江苏省学生装的定点生产企业。
四年后,发展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眼看着定点赚不到油水,它就直接收购了苏州第六制药厂,摇身一变成了吴中医药。
为了更好的发展,吴中医药做过各种各样的业务拓展,只不过都失败了。
后来到了2003年,管理层就通过MBO,把吴中医药变成了合法私有化。
从那时起,吴中医药就失去了国企的身份。
而公司原有的9位实控人,因经营不善发生内讧,7人选择套现离场,更是把吴中医药推入了深渊。
这时,房地产起家的钱氏姐弟,就接手了这家公司。
接下来,从2020年到2023年,钱氏姐弟通过一系列空壳公司,上演了一出“左手倒右手”的贸易大戏。
他们让这些空壳公司分别扮演供应商和客户,把资金以“采购预付款”的名义流出。
经过转移后,再把部分以“销售回款”的形式流回。
这样既虚增了17.72亿的营业收入,又掏空了公司资金。
比如2021年,公司账面显示向某“大客户”销售了3亿元的产品。
但这个客户其实就是钱群山控制的空壳公司,货物从未真正交付。
与此同时,公司又以采购原材料为名,向另一家“供应商”支付了2.8亿预付款。
而这家供应商,也同样是钱氏姐弟的关联企业。
钱就这样在不同账户间转了一圈,营收有了,利润有了,但公司的真金白银却没了。
数字是冰冷的,却最能说明问题:
2021年,虚增利润占到了公司利润总额的51.65%,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润都是假的。
到2023年,被占用的资金已达16.93亿,占公司净资产的96.09%。
为了规避监管,实际控制人钱群山还让姐姐钱群英挂名公司法人,而他自己则躲在幕后操控6年。
而那些中介机构,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竟然全部出具了“无异议”或“标准无保留”意见。
直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真相才浮出水面。
可此时的*ST苏吴,早已是一具被掏空的躯壳。
而在2024年时,公司还通过医美业务实现了短暂扭亏。
不少投资者因此认为公司正在“浴火重生”,殊不知这不过是回光返照。
到了2025年一季度,公司再次亏损7400万,终于引得监管会制裁。
而翻看*ST苏吴的历史,会发现这家公司的堕落并非一日之寒。
从2011年到2018年,其子公司就曾协助他人骗取出口退税2.42亿元。
到了2020年,更是因为生产劣药被罚款974万,2021年子公司还因行贿被判刑。
可以说,这家公司的基因里就带着“不守规矩”的因子,钱氏姐弟的到来,不过是加速了它的沉沦。
如今,这座“围城”已成死城。
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很明确:公司罚款1000万,钱群山罚款1500万并市场禁入10年,合计罚款3050万。
根据2025年实施的退市新规,连续三年财务造假即强制退市,*ST苏吴已无任何回旋余地。
股价从年初至今已经暴跌75%,每天都有百万手卖单压在跌停板上,想逃都逃不出去。
然而,即便到了这个地步,仍有散户在“抄底”。
他们的逻辑简单得可怕:破净了,迟早要回归价值,跌这么多了,不可能再跌了,万一有重组呢?
这种毫无根据的自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赌徒心态,正是A股市场最大的悲哀。
而*ST苏吴的悲剧,还并非是个案。
2025年以来,已有8家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数以万计的散户成为牺牲品。
他们用血汗钱换来一个教训:
在这个市场上,便宜货往往是最贵的,账面数字可能都是假的,而监管的警告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股市如战场,有人满载而归,有人血本无归。在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上,*ST苏吴的故事还会继续上演。证监会九次警告不是儿戏,那是用无数投资者的血泪换来的经验。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每一个悲剧中汲取教训,让理性战胜贪婪。
参考文献:
1.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14——《*ST苏吴被强制退市,17亿造假案细节曝光》
2.科技线报-2025-07-15——《*ST苏吴或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