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委会出手!印尼因以色列签证问题受罚,申办2036奥运遇阻

最近印尼在体育圈有点“出名”,不过是坏名声。

办个世界艺术体操世锦赛,就因为没给以色列运动员发签证,直接被国际奥委会暂停了未来办奥运会的相关对话。

这事说起来挺绕,但核心就一句话:印尼没按国际体育规则来,奥委会直接掐了它的奥运主办梦。

我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个小摩擦,毕竟国际赛事上偶尔会有签证问题,但查了细节才发现,这事一点不简单。

这次的艺术体操世锦赛是10月19号到25号在印尼办的,以色列队早在赛前就申请了签证,结果印尼愣是没给批。

以色列体操联合会也没坐以待毙,找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上诉,要么让他们参赛,要么改比赛地点,再不济取消赛事也行。

可CAS最后驳回了上诉,以色列运动员只能眼睁睁看着比赛开始,自己却连赛场门都摸不到。

印尼拒签不是一时兴起,早有“前科”

本来想觉得印尼这次是“一时冲动”,但翻了翻往年的事才发现,它在以色列参赛的问题上,早就有过两次“翻车”经历。

2023年3月,国际足联本来让印尼办U20世界杯,结果国内两位省长公开反对以色列队来,国际足联二话不说就把主办权收走了。

到了7月更绝,印尼自己主动放弃了ANOC世界沙滩运动会的主办权,理由还是跟以色列参赛有关。

这两次事件我觉得挺可惜的,办国际赛事不是过家家,前期要花不少钱筹备场地、协调流程,说放弃就放弃,不光浪费资源,对印尼的体育外交形象也没好处。

更关键的是,这两次事都发生在后来巴以冲突升级之前,跟现在的局势没关系,等于印尼早就把对巴勒斯坦的支持,摆到了国际体育赛事的台面上。

为啥印尼这么坚持?其实跟它的国情分不开。

印尼国内大部分人信伊斯兰教,对巴勒斯坦的处境本来就更关注,加上早年巴勒斯坦还公开支持过印尼独立,这份情谊在那儿摆着。

这次拒签,印尼政府也明说了,就是为了表达对巴勒斯坦的支持。

但问题是,体育赛事讲究“政治中立”,把外交立场带到运动员参赛权上,最后受伤的还是那些辛苦训练的选手。

比如以色列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备战那么久,就因为签证问题错失机会,换谁都得委屈。

奥委会处罚够狠,印尼奥运梦悬了

国际奥委会这次的反应一点没含糊,直接亮了“红牌”。

先是重申《奥林匹克宪章》里的规矩,说所有够资格的运动员都该无歧视参赛,印尼这是“剥夺了运动员的基本权利”。

接着就下了处罚:暂停跟印尼关于奥运会、青奥会这些赛事主办权的所有对话,还建议其他国际体育联合会,没得到印尼的保障前,别在那儿办比赛。

最后还让印尼奥委会和国际体操联合会去瑞士洛桑,跟奥委会总部说清楚这次锦标赛的情况。

这处罚对印尼来说够狠,之前有消息说印尼还想申办2036年奥运会,现在主办权对话被暂停,等于这条路暂时被堵死了。

有人觉得奥委会小题大做,但换个角度想,要是每个国家都按自己的外交立场决定谁能参赛,那国际体育赛事不就乱套了?

然而,亦有不同之声传出,指责奥委会似行“双重标准”之举,此前俄罗斯参赛受限,如今印尼又遭惩处,“体育无国界”究竟何时能真正实现,恐怕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另外还有个情况得提一嘴,加沙地带现在伤亡人数不少,当地卫生部门给的数据,联合国相关机构也认可,说能客观反映那儿的人道主义状况。

虽然这事跟印尼拒签不是直接因果关系,但也让整个事件的背景更复杂了,印尼拒签的理由里有支持巴勒斯坦,而加沙的现状又让这种支持多了层现实考量,各方立场就更难妥协了。

此次印尼事件,表象为签证争议,实则暗藏多方博弈,它是体育规则的严谨恪守、外交立场的审慎权衡与国内民意的热烈诉求三者间的复杂角力。

三次因为类似问题折损赛事主办权,印尼该好好想想怎么平衡这些关系了。

国际奥委会的处罚,宛如一记警钟,为所有欲承办国际赛事的国家敲响,体育之核心,乃运动员也,切莫让政治的阴翳,遮蔽体育本真之光,偏离其应循之轨。

印尼未来能否重获奥委会信任,再度圆其奥运主办之梦,端看后续调整举措,机遇向来稍纵即逝,并非每次都能眷顾,且行且珍惜,且看其后续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7

标签:体育   印尼   以色列   奥委会   签证   出手   奥运   巴勒斯坦   主办权   运动员   国际奥委会   国际   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