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对南京市 “无人机+智慧交管” 执法系统进行专题报道。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绕城公路等重点路段部署无人机方舱系统,通过深度融合AI算法与无人机技术,开创道路交通智能化执法新模式。报道中,该智慧警务系统凭借警用无人机的空中视角与AI算法协同运作,不仅显著提升执法效率与道路管控水平,更为民众安全出行构筑起坚实保障。
作为智慧交管领域的积极参与者,苏交科集团协助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针对 “无人机 + 智慧交管” 迅速构建体系化无人机空地联动管控整体解决方案。首创全国空地联动管控体系,拓展“巡、查、管、控、处、联”六大应用场景,并打造全国首个无人机非现场执法系统,实现与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的无缝对接。实践数据显示,该体系应用后,事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7.9分钟,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超10倍,累计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00余起,大幅提升警情处置效率与交通管理效能。
“无人机+智慧交管”执法系统
该系统立足交通管理核心业务需求,深度融合警用无人机高空俯瞰视角与动态场景适配特性,依托深度学习计算机动态视觉技术,创新构建多模态端到端智能交通管理算法模型。通过实时接入无人机巡检视频数据,系统可精准识别并监测道路拥堵、行人闯入、非机动车违规进入机动车道、异常停车、车辆逆行、占用应急车道、跨越导流线行驶、抛洒物检测等交通异常事件,实现 “快速预警、高效处置” 的智能响应机制。同时,针对机动车违章停车、占用应急车道、分心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系统能够完整实现 “监测-抓拍-取证” 全流程执法闭环。有效缓解了警务工作压力,为公安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及快速路等动态场景下,开展交通事件闭环处置、事故快速响应、非现场执法、拥堵疏导、缉查布控、货车综合治理等实战化业务,提供了数据驱动的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
通过构建 “无人机+AI算法+应用平台” 三维联动机制,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与处置效能实现跨越式提升。该创新模式打破传统被动执法困局,依托智能技术构建主动防控体系,不仅有效缓解警力资源紧张问题,更通过标准化、数字化的执法流程,显著提升执法过程的公平性与透明度。作为全国首创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其技术应用为现代交通治理体系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带动了低空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01多模态融合算法模型
首创交通场景跨多模态端到端交通行业算法模型,实现无人机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处理。
02高空动态场景理解
采用传统视觉模型与AI视觉大模型相结合的通用基础模型,实现动态场景下的交通行为的智能识别和理解预测。
03交管业务模型体系
构建行业首个三级交警模型架构,20+专用业务模型覆盖90%实战场景需求。
04空地一体化指挥
突破时空约束,打破昼夜限制,动静结合,四网融合,立体防控,实现多维数据融合,打造空地一体化指挥系统。
开启AI智能执法新范式
作为智能空中巡查载体,无人机凭借超广视域感知与高精度追踪定位能力,正重塑交通领域作业模式。未来,苏交科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集多维数据深度融合、空地协同智能指挥、全行业场景应用集成于一体的空地联动一体化指挥体系。该体系通过突破时空限制、跨越昼夜作业边界,实现动静监测互补、空地资源联动、“通信网+物联网+感知网+业务网”四网融合,形成立体化防控格局,推动无人机技术在交通管理、运输组织、设施养护等核心业务领域深度应用,培育交通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