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城市报】
7月2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开放智算产业联盟(COIA)秘书长孟伟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友好城市的核心在于通过5G、AI等先进技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而开源生态将成为应对国际技术竞争、加速技术落地的重要抓手。
数字友好城市,技术赋能生活与治理。孟伟指出,数字友好城市的本质是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民生,例如通过手机支付优化公共服务、AI辅助办公提升效率、自动驾驶改善交通拥堵等。他以深圳的智慧城市实践为例,说明数字孪生平台和算力统筹调度如何赋能城市治理。然而,当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AI应用仍面临落地缓慢的问题,需构建更高效的协作平台。
开源生态的挑战与破局。尽管开源技术(如安卓系统)体现了开放协作精神,但孟伟坦言,国际政治环境可能限制其开放性,凸显了技术领域的“软脱钩”风险。对此,他提出中国需坚持“双循环”策略:一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如通过COIA联盟推动国产智算一体化方案;另一方面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Linux基金会等国际开源组织,推广开源文化。
全球竞争下的中国机遇。孟伟认为,中国在AI技术突破和开发者规模上具备优势,但保护主义抬头增加了不确定性。他引用COIA的实践称,联盟已联合60余家单位,通过开源项目(如OPEA、Adlik、Co-sight、SynerFuse等)加速AI大模型行业落地,并计划2025年底拓展至70家成员,推动AI开源在行业的快速落地,提升国际技术互信。此外,北京发起的“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也为跨国协作提供了平台。
呼吁政策支持与国际协作。为促进数字友好城市发展,孟伟建议城市管理者出台政策鼓励开源企业,同时加强与国际智慧城市组织(如WeGO)的对接,学习新加坡、深圳等地的跨境合作经验。他强调:“技术无国界,中国不会主动脱钩,但需在开放中筑牢自主根基。”(叶中华)
本文来自【中国城市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