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批评:“失真扭曲”,赵丽颖跌落神坛,网友评论两极分化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Yi

她是手握百亿播放量的“收视女王”,更是85花中转型大银幕的先锋代表。

然而近日电影一部《向阳·花》却让她深陷舆论漩涡。

就连央视都亲自下场点名批评“演技浮夸虚假”、“角色塑造失真扭曲。”

顷刻间直接点燃舆论炸药桶,“消费女性苦难”、“伪女权主义”纷纷被扣在了她的头上。

这一场“口碑雪崩”,成功撕开了流量时代的遮羞布。

01

《向阳·花》票房破亿,却难掩口碑崩塌,央视专家怒打3分。

清明档的《向阳·花》看似风光。

上映第一周票房就破亿,力压同期影片登顶日冠。

然而这份光鲜的背后,却是一场口碑与票房倒挂的荒诞剧。

首周1.06亿的成绩看似亮眼,但豆瓣却仅有6.6分的评分。

甚至央视电影频道特邀犯罪心理学专家谢丽丽教授犀利点评。

直指影片“角色塑造失败、消费女性苦难、表演浮夸虚假”。

仅给出了3分的评价,这一切都将部影片推向了舆论的风暴眼。

赵丽颖饰演一个刑满释放的女囚名叫高月香,是本影片最大的卖点。

她素颜出镜、方言加身,试图展现出底层女性的挣扎。

但是专家却直言,角色的行为逻辑混乱:

一个在监狱接受过法律教育的女性。

在面对混混搜身时却毫无反抗,甚至为了300元而出卖自己的身体。

情节可以说是“没苦硬吃”令人十分出戏。

并且角色的台词“我们姐妹虽然命贱,但讲义气。”

更是被批评为是“侮辱底层女性的尊严”。

讽刺的是,赵丽颖曾为角色投入巨大心血。

甚至以投资人身份押注《向阳·花》。

然而,这份努力未能换来演技认可。

谢丽丽直言:“表演浮且假,缺乏人物复杂性。”

网友辣评:“她演的不是女囚,是披着囚服的偶像剧女主!”

如果说赵丽颖是“靶心”,那么导演冯小刚则是这场争议的“风暴眼”。

02

影片标榜“全女阵容”“女性互助”,却被专家痛批“伪女权主义”。

谢丽丽指出,影片中女性情谊被拍成了哥们儿义气。

打架、示威等情节也都充满了男性化的思维。

完全忽视女性自身力量充满“韧性”的特质。

更引发众怒的是情节设计:

高月香为给女儿买人工耳蜗犯罪入狱。

出狱后却被迫乞讨、试药甚至出卖身体。

专家质疑,现实中刑满释放人员有帮扶政策,影片却刻意制造苦难。

“把底层女性拍成无脑工具人”。

而冯小刚镜头下的“女性互助”。

竟包括脱衣搜身、暴力冲突等充满男性凝视的桥段。

所以被网友斥为是“消费苦难博眼球”。

争议发酵之后,赵丽颖的粉丝们迅速行动。

他们涌入《今日影评》官微。

以“专家不懂表演”“恶意抹黑”为由围攻节目组。

甚至人肉谢丽丽教授背景,迫使栏目删除相关视频。

粉丝高喊:“角色问题找编剧,骂演员算什么本事?”

但涌出更多观众反击:“演技差还不让说?流量明星的遮羞布早该撕了!”

这场混战暴露了影视评价体系的撕裂。

支持者认为,电影直面社会边缘群体,赵丽颖突破形象值得肯定。

反对者则嘲讽影片“打着现实主义旗号行剥削之实”。

这种观点分歧,恰恰折射出社会对“苦难叙事”的敏感:

究竟是“为底层发声”,还是“消费苦难赚眼泪”?

03

《向阳·花》的翻车,折射出国产女性题材电影的集体困境。

近年国产影视剧扎堆拍摄女性苦难、底层挣扎,却大多沦为“卖惨大赛”。

正如专家所言:“没有困境就制造困境,只会让观众反感。”

冯小刚的失败,暴露了男性导演在女性议题上的视角局限。

他们擅长戏剧化冲突,却难触达细腻的情感共鸣。

对比同类佳作《好东西》,它的成功就在于是“平视视角”。

影片不故意渲染苦难,而是展现角色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力量。

观众渴望看到真实细腻的女性叙事。

而非“苦难堆砌+口号营销”的流水线产品。

反观《向阳·花》,冯小刚既未实地调研监狱生活。

也未咨询女性专家,凭想象捏造“女囚江湖”。

最终拍出“男性视角的伪女性电影”。

把女性题材当冲奖工具,把底层叙事当流量密码。

唯独缺少对真实生命的敬畏

谢丽丽教授呼吁:“创作者应深入采风,与角色平视而非俯视。”

《向阳·花》的争议,给赵丽颖的电影之路敲响警钟。

电视圈的“视后”光环,无法掩盖大银幕的演技短板。

流量加持的票房,终将被口碑反噬。

如果她仍满足于“宏观理解角色”,而不去深耕文化素养与表演深度。

那么所谓的“转型”恐怕只能是一场虚妄。

赵丽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打磨自己的演技和作品。

同时,她还需要面对来自市场和观众的种种挑战和质疑。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赵丽颖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和角色。

而对于硬是行业来说,这部电影更像一面照妖镜:

当现实题材沦为“冲奖密码”,当女性力量被简化为“男性化义气”。

所谓的“发声”不过是另一种傲慢。

当明星沉迷“镀金转型”,当导演把苦难当生意,当粉丝用控评代替思考。

中国电影离真正的现实主义只会越来越远。

或许正如网友所言:

“与其在红毯上争奇斗艳,不如先学会尊重每一个平凡的灵魂。”

或许,唯有放下噱头、回归真实。

才能让“向阳花”真正扎根现实的土壤。

信息来源:

钱江晚报——《向阳·花》上映11天,重夺单日电影大满贯

红星新闻——冯小刚:忍痛删掉了赵丽颖狠戏

荆楚网——赵丽颖主演《向阳·花》豆瓣开分仅6.6,三星以下占6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三星   女权主义   神坛   两极分化   演技   底层   苦难   央视   批评   角色   影片   女性   网友   专家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