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整容争议没48小时,央媒点名宋轶,没提网暴,却字字都在撑腰

文|南风

编辑|娱叔


宋轶可能也没有想到,只是出席了一场发布会,就让自己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有关“宋轶鼻子”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

网友们纷纷拿起放大镜来分析宋轶的容貌,还翻出她的旧照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她大大方方的回应,以及央媒的点名力挺,则是给出的最好回击。

但这场整容猜测的背后,折射的是整个娱乐圈女性难以逃脱的容貌审判的困局。

面相的争议

当熟悉的面孔出现了细微的差异,人们的大脑似乎总是能够本能地拉响警报。

活动现场,宋轶身穿浅色连衣长裙,骨骼轮廓清晰可见。

这种状态,跟她早些时候的饱满丰润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比从前,她的颧骨更加突出,苹果肌更加充实,下颌线也显得更加锋利。

如此明显的外形差异,立刻点燃了网友们的好奇心与讨论热情。

“宋轶整容”等类似话题,成为了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焦点。

有人怀疑她偷偷进行了隆鼻手术,还自顾自地感叹“还是以前的鼻子好看,干嘛想不开去整”。

有人觉得她的脸显得不是很自然,猜测是打了太多药。

甚至有人直接说,她整张脸都动过,长相跟过去都不一样了。

他们还信誓旦旦地猜测,说不定宋轶挑的医院跟易梦玲是同一家,不然怎么会这么像?

大家对于宋轶是否动脸了的兴趣,要比她究竟出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更浓。

按理来说,这种事情想要说明白,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不予理会进行冷处理,才是大多数明星会选择的方法。

可是宋轶不一样,她不仅没有回避问题,反而正面回答了网友的疑惑:

“只是换了化妆师。”

换了化妆师这个理由,确实能够解释她为什么容貌变化这么大。

有些能力强一些的化妆师,甚至能让人在化妆前后有“换头”的效果。

如果前后两名化妆师的风格不同的话,出现类似“医美”的效果也就不奇怪了。

毕竟化妆术能有“亚洲邪术”的称号,靠的可是“实力”。

当然,面相变化的原因也不能全都是化妆师导致的。

宋轶比从前更瘦的身形,大概也是导致面部棱角更明显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现场的灯光是从上往下的,下方的布光亮度不足。

这就导致宋轶的鼻子处阴影过于明显,乍一看就好像鼻翼变宽了一样。

但是看看她的生活照,就会发现好像也没有变化太多。

一切的怀疑,不过是网友们的擅自臆测罢了。

只是这种无端的臆测,总是给女明星乃至普通女生带来很强的容貌焦虑。

被紧盯的容貌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往往会被视为美的标杆。

她们脸和身材,一直都被观众紧盯着。

但凡有一点点的变化,都会被放大讨论。

宋轶之所以被送上热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如此。

观众们所习惯的,是那个古典温婉、楚楚动人的宋轶。

当她以全新的形象出现时,肯定会与观众心中的既定形象产生冲突。

能够接受新形象的人,会送上一句“她这次真美”。

但接受不了的话,就可能会用一些负面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另外,对于现在的娱乐圈而言,整容好像早就不是一件罕见的事了。

不知道有多少明星为了在镜头前有更好的状态,选择通过医美来微调外貌。

甚至于说医美这件事,在一些人的认知中,都快成“入圈必备项”了。

再加上有些演员因为偷偷医美被发现,还引起过不小的风波。

这就进一步加深了网友们对于娱乐圈众人整容的敏感程度。

现在看到普通人容貌变化,第一个想到的是化妆。

而看到明星容貌发生变化,第一个想到的很可能是“她动了”。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发达,也成了促成了这种对容貌评价氛围的形成。

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就能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

面对面的时候可能还有所收敛,可到了网络世界,部分网友的发言就会更加随意。

仅仅凭借主管臆断,就对别人的容貌进行指责和质疑。

这种发言者只是少数,可这种少数人的发言,往往是音量最大的声音。

这也使得明星的外貌问题,更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

但是,女性的外貌,不应该被舆论所左右。

让容貌不再焦虑

刚回应争议后不久,央媒就点名了宋轶。

表面上看,央媒是在评价她在新剧中饰演的角色黎霜,称其有“不被大风吹到就好”的精神。

可实际上,字里行间都是一种对于宋轶本人的肯定。

面对争议,她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轻松但坦诚的态度回应网友。

这种直面困难的勇气,与黎霜身上坚韧的品质有着相似之处。

央媒的回应,实际上也是对舆论风向的一次引导。

当下的舆论环境中,不论是女明星,还是生活中的普通女性,总是要承受大众对其外貌的苛刻要求。

这样一来,她们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自己的外貌。

甚至不惜通过医美的方式,来满足大众对于审美的期待。

医美的决定是她们自己做的,可同时也是舆论逼她们去做的。

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外貌仅仅是一个人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一个人全部的价值。

无论是女明星还是普通人,都值得被以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角度去看待。

我们应该关注她们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是仅仅将目光聚集在她们的脸上。

结语

从发布会的“放大镜式”审视,到她18字化解危机,再到央媒的点名力挺。

短短数日的舆论反转,直戳娱乐圈“重外貌轻实力”的痛点。

比起紧盯演员的五官变化,多关注他们努力塑造的角色,才是对行业的真正尊重。

不如让娱乐圈摆脱外貌焦虑的裹挟,回归到创作本身中去。

部分参考资料:

演员宋轶发文回应整容争议:大家放心,只是换了个新的化妆老师——大河网

宋轶说黎霜的高光点是不怕困难——人民文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娱乐   小时   容貌   外貌   舆论   化妆师   网友   娱乐圈   明星   女明星   焦虑   大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