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抢劫案,目前看来,是接近大结局了。
先说个结论:荷兰政府这次,算是帮中国工厂做了一次“极限测试”,中国立了威,荷兰自己则是天都塌了,被欧盟剩下的26个成员国按头施压认错。
这件事的时间线,大概是这样的:中美在达成绕开荷兰总部,让美企单独对接中国商务部,特事特办、逐一审查供货之后,欧盟慌了。

当然,已经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的荷兰,嘴还是很硬,甚至一度还发布阴阳怪气的公告,话里话外就是绕开总部质检的中国芯片,不一定符合标准。
但是几乎就在同时,彭博社开始冒出“知情人士”吹风,称荷兰正在考虑给自己找个台阶,借着中美达成一致的机会,不再继续把持对安世荷兰总部的控制权。
众所周知,虽然美国拿中国没办法,但特朗普政府在欧洲方向,一向是“言出法随”。
果不其然,彭博话音未落,欧盟就兴高采烈地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称中国将“豁免”对部分欧洲车企的芯片供应禁令。

当然,当下美西方的政治大环境,赢是刚需,欧盟只说中国同意放自家车企一马,但没说付出了什么代价。
而根据中国商务部后续的表态来看,这次中方提了一个条件,即使恢复芯片供应,也只会供应民用芯片。
这个条件说白了,可以从两个方向解读。首先,就是中方点头放行的出口芯片规模有限,会维持在一个让欧洲车企饿不死但也吃不饱的状态。

其次,就是管制条款还是在的,中国并没有放弃反制工具,后续具体落地状况,还得看欧盟的表现。
如果欧盟这群政客和美国学坏了,拿到了中国的承诺,却不认真“帮助”荷兰政府改正错误,甚至助纣为虐,那中国肯定也不介意随时重启出口管制措施。
除了这个条件之外,荷兰要尽快把安世控制权交还给中国企业,这点肯定也在中方列出来的“必办清单”上。

因为这一条,是在安世抢劫案曝光之初,就被中企和中国商务部多次强调过的条件,荷兰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得乖乖照办。
如果耍滑头,那中方肯定不介意再次收紧口袋,让荷兰乃至于欧盟再多吃些苦头。
而且,我们还可以大胆猜测,中国这次,绝对不会就此罢手。
如今正值中企出海的关键阶段,但在这方面,尤其是出海到发达国家这方面,中国的经验确实有限,过去,也都习惯了按照美西方制定的那套标准来。

但这次,荷兰政府昏了头打劫安世半导体,反而是给了我们一个突破美西方现行规则的桎梏,对外“立威”的机会。
从事发之后我们的种种反应来看,明显也是狠下心要收拾一下又蠢又坏的荷兰政府。
所以,最后中企和荷兰政府达成的具体出口细则,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比如芯片的检测和认证标准,还在不在荷兰总部手里?中方会不会拟定“特殊条款”,限制欧洲在市场规则准入领域的话语权?
还有这次配合荷兰政府打了这不自量力的一仗、那几名荷兰籍和德国籍的安世总部高管,他们在业内的下场如何?他们会不会被司法清算?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关注。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