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一份意外疲软的就业报告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金融市场激起千层浪,市场热议去年“7月按兵不动、9月大幅降息”的剧本是否会再度上演。素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Nick Timiraos以及知名经济学家El-Erian均指出,当前场景似曾相识,让市场对美联储后续货币政策走向高度关注。
本周,美联储刚刚宣布维持利率不变,然而周五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数据却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降温,新增就业人数远低于预期。更为关键的是,前两个月的就业人数被大幅下修,这一调整深刻揭示了美国经济潜在的疲弱程度,使得美联储此前维持利率不变的观望立场面临严峻考验。
劳动力市场一直是美联储评估经济健康状况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此次非农数据的惨淡表现,无疑为美联储敲响了警钟。就业市场的疲软可能预示着消费支出将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整体经济增长。在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的背景下,就业市场的恶化进一步增加了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紧迫性。
面对这份疲软的就业报告,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直言不讳地表示:“今天的报告提供了美联储9月份调整利率所需的证据,因此唯一的问题是调整幅度有多大。”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
据芝商所的最新数据,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降息的预期急剧升温。降息概率从周四的不足40%飙升至近90%,这一显著变化充分反映了市场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美联储政策走向的判断。投资者普遍认为,在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的背景下,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市场,很可能会在9月采取降息行动。
对于降息幅度,市场存在不同观点。部分分析师认为,鉴于当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可能会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选择降息25个基点,以观察政策效果和市场反应。而另一些分析师则指出,考虑到就业市场的恶化程度,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更大幅度的降息措施,如降息50个基点,以迅速提振经济信心,防止经济陷入衰退。
除了降息幅度,市场还在关注美联储后续的政策路径。如果9月降息后,经济数据仍未出现明显改善,美联储是否会在后续会议上继续降息?这一问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一些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美联储降息过晚或幅度不足,可能无法有效阻止经济下滑;而如果降息过快或幅度过大,则可能引发通胀反弹,给经济带来新的风险。
此次非农数据的公布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股市方面,美国三大股指在数据公布后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升温。债市方面,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反映出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增强。外汇市场方面,美元指数承压下跌,非美货币普遍上涨。
在全球经济相互关联的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不仅会影响美国经济,也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其他国家央行可能会根据美联储的政策动向,调整自身的货币政策,以应对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等风险。
随着9月美联储会议的日益临近,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走向的关注将持续升温。未来几周,美国将公布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包括通胀数据、零售销售数据等,这些数据将为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投资者将密切关注这些数据的变化,以判断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的决策方向。(水手)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