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临阵退缩,大A暂时进入震荡,下一次的黑天鹅,可能会出现在会晤前后。由于本次出乎意料的冲突,可能会带给我们新的财富分化和洗牌,所以单独发一篇文。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下我们的基本面。
先看一下上周结束的国庆长假的消费数据,今年国庆相比去年,人均消费出现13%的下滑。
今年国庆的人均消费甚至低于了疫情前的2019年。
这背后代表了什么?对于股市楼市潜在的影响是什么?
相比2019年10月的国庆节,我们可以对比3个数据:
第一,M2数据
2019年10月:195万亿
2025年最新:332万亿
第二,居民存款数据
2019年10月:79.5万亿
2025年最新:161万亿
第三,居民贷款数据
2019年10月:54万亿
2025年最新:83.5万亿
这三项数据中,居民贷款增幅最小,仅不到55%,居民存款增幅最大,超过了100%。M2则适中,70%。我们把近十几年的数据拉出来,更容易看出特征。
如上图,能很清楚的看到,代表居民存款的橙色线,在2019年之后,上升斜率最为陡峭,而代表居民贷款的青色线则上升乏力,斜率趋于平缓。
怎么解释这份数据?
大众的判断逻辑:
相比2019,居民存款翻倍了,说明购买力大幅增强;贷款增幅最小,说明负担增加最小。所以,居民消费力应该上升而非下降,国庆居民人均消费低于2019年,和逻辑不符。
但这是典型的把结果当成原因的错误逻辑。
我们的判断逻辑:
居民存款高增和贷款低增,是居民基于其收入预期的结果,不能把该结果当成居民后续消费行为决策的原因。
我们展开说的话,
假设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为100万,那么,是这个家庭保持50万存款反映出他们更悲观,还是这个家庭保持200万存款反映他们更悲观?
答案,是后者。
也就是说,当我预期未来收入能逐年上涨,预期乐观时,我就更倾向于花钱来取悦自己,而不是拼命节约来存钱。
反过来,当我预期悲观,不知道100万年收入还能维持几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裁员,我就会减少消费,并把更多收入变为存款,以应付未来未知的风险。
老粉丝们应该都知道,我们在过去的文章中,根据此逻辑推出过家庭悲观预期指数:
家庭悲观预期指数 = 家庭存款/家庭收入
如果我们把家庭存款用居民总存款来代替,家庭收入用名义GDP来代替,就得到了下面的公式和图表。
居民悲观预期指数 = 居民总存款/名义GDP
尽管名义GDP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居民收入,但由于指标计算的是比值,我们看的是20年来的比值趋势,所以图表所展示的趋势依然是真实有效的。
如上图,2019年之前,该比值相对平稳, 但2019年之后,该数值就开始持续上升至今。
于是我们得到结论:
所谓的存款越高,消费应该越多的结论,其前提条件,一定是悲观预期指数平稳不变的时候,也就是上图的2019年之前,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稳定在70%~80%的时候。
然而,一旦居民悲观预期开始上升,这时的存款增加,并非完全来自居民的收入增长,而是极有可能来自居民的未雨绸缪,因为不乐观,所以更多的压缩消费,积累存款,减少贷款。
于是,我们看到了,2019年之后,存款增速开始远远超过贷款增速,两者开始背离,且悲观指数也一路攀升至今。
最终,演变为我们国庆节的人均消费下滑的数字。
至此,我应该把整个逻辑讲清楚了。
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
那就是,高速增长的居民存款从何而来?
答案,是政府部门通过债券融资后,注入到了企业和居民部门。我们在上一篇文章提到过,今年相比去年,政府债券融资规模是翻倍式上涨的。
如上图,截止今年8月的政府债券累计值,达到了去年8月累计值的近两倍。
这么多融资注入进来,预期是要打通居民消费到企业营收的堵点。而这正是我们本次全面牛市的预期来源。
但是,仅从当下的数据看,由于居民的收入预期还未被改善,所以被注入到居民部门的存款,停滞在了居民账户,且并没有进一步通过消费流入到企业。
我们从今年国庆居民消费数据也得到了上述的结论。
预期全面牛市,居民到企业的消费堵点,是必须要打通的。所以上面通过国补等一直在拉动消费,畅通资金流向。
那么,对我们投资的意义是什么?
那就是,如果你预期堵点最终会被打通,那么就拿好你的老登股。一旦数据显示有堵点打通的迹象,或者预期要被打通,老登股将助力大盘再上新台阶,继续推动牛市。
但反过来,如果一直看不到或预期不到数据层面的改善现象,那么老登股也就还需要继续熬。
楼市,也是这个逻辑,楼市的反馈一定在老登股之后,所以除非你是真刚需,否则静待楼市的触底回稳就好,而回稳的前瞻指标,则是老登股的上涨。
尽管居民消费改善的信号还需等待,老登股的营收改善还在等待确认当中,但当下我们依然是有确定性方向的。
我们从互联网的龙头,腾讯公司的财报来挖掘这个确定性方向。
如上图,从近一年的财报看,腾讯公司营收已逐季上行,走出了复苏和成长的趋势。
从其营收的三大业务,游戏,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看,增速最高的是广告,达到了20%。
而腾讯解释了提升广告点击率转化率的最大驱动力,正是AI。
并且企业服务这一块,AI类的营收也使得其增速开始提升。
游戏这一块,当然也少不了。
在二季报AI兑现拉升腾讯业绩快速增长后,腾讯的股价也开始随之上升。
所以,这说明什么?我认为有两个确定性的方向。
1 AI已通过提升广告点击率,提升AI虚拟队友游戏可玩性等,真实的提升了互联网公司的营收,如果趋势延续,那么AI依赖的所有产业,就都有了确定性,比如,AI需要的芯片,储能,光伏电力等等。
对于AI产业链,中美的资本押注预期,都是一致的。
具体到板块上,美股就是纳斯达克,而中国的科技股就是创业板,科创板,恒生科技指数。
2 如果互联网公司营收增速向上,将带动IT类码农收入止跌反转,那么,科技大厂打工人的收入预期,将率先实现好转和向上。
从而,大厂打工人的消费周边(衣食住行),可能会率先实现好转。
当然,提出确定性,并非建议大家去买这些科技板块,因为确定性的东西,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贵。
科创板创业板,以及文中提到的腾讯,都已经涨了很多。
比如我们看科创板的估值,以当下业绩看已经非常高,但资本市场看的是未来不是当下,其实已经把未来的预期,全部计入到当下股价了。
但尽管如此,我们今天的分析,依然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如果未来有一天,科技板块估值恢复到正常水平,只要确定性还在,那么就是加仓的时候。
好了,对于前文的分析,我来总结下。
1 AI已不仅仅是预期,而是已经兑现为拉升科技企业营收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AI周边未来具备业绩增长的确定性。
2 双创和恒科是AI受益的主要板块,虽有业绩增长确定性但估值很贵,如果未来估值能恢复合理,是可以长期配置的方向。
3 居民消费还未得到改善,压制了老登股,但是,如果你预期未来消费堵点一定能被打通,可以提前埋伏老登股。
4 从安全性上看,老登股安全性高于科技股,因为估值不高。但缺点就是没有确定性,老登股最终能否迎来长期行情,取决于居民消费和经济反转最终是否发生,或者资本市场是否预期居民消费最终好转。
5 贸易战短期利空解除,但月底会晤后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后记:
上周日晚,我在知识星球发文说,双创很贵,不敢推荐大家买,我自己也不会在当下点位新增买入。但未来如果估值回归合理,可以作为长期配置。
老登股因为消费层面数据还未兑现,所以便宜,持有老登的如果相信消费最终能起来(比如大厂员工消费扩散),那就好好拿好你的老登股。如果老登股能起来,双创有一定概率变为血包。
当然,如果你不想操心这些,中庸的做法就是均衡持仓,就像我在三个多月前在星球所说,我的持仓就是均衡并偏向创业板(当然后续还是回归均衡)。
贸易战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因为我们的稀土出口管制,可能是长期方案,这对老美影响极大,所以不确定月底会晤后是什么情况。我个人这两天的股票交易预案,周日晚也在星球发文过,目前没有改变,星球同学可参考。
如果中美对决的最终结果,是我们的高科技企业开始蚕食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市场,那么史诗级的财富洗牌也即将到来,双创和恒科将迎来星辰大海般的未来。等待其估值回归合理后,在未来十年维度的长期配置中,请不要缺席。
长期看,我们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确定性结果,中间虽因美国有曲折,但十年维度长期的资产配置,押注看多中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