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十多年,辛辛苦苦攒了30万,没想到,在股市,三个月就给打五折了。那天,我反复复盘,思考,才发现,追涨杀跌,就是我们普通散户亏钱的根本。
记得那段时间我像着了魔,每天午休躲在茶水间看K线,下班在地铁上刷股评。有次重仓追进某元宇宙概念股,股价三天涨了20%,我激动得请全组喝了奶茶。
结果第四天直接跌停,账户里的数字像坐过山车般刺激。最惨的是某新能源股,听大V说能翻倍,我在58块高点买入,现在跌到32块还在阴跌。
直到有天看到哈佛大学的研究数据:频繁交易的散户平均持股仅2.7个月,而赚钱账户都持股2年以上。我突然发现,自己就像赌场里不停下注的赌徒——总想快速翻本,结果越陷越深。
转机出现在去年秋天。做财务的表哥约我喝酒,他账户里某电力股十年分红记录让我震惊:2013年股价4块,现在12块,期间累计分红每股3.6元。
更关键的是,他这些年既没看盘也没止损,就每月发了工资买点。却远比我天天盯盘强很多,我正有点好奇他的投资方法。这时候他开口说投资就像种树。
"知道为什么种树要选梧桐吗?"表哥指着窗外,"因为根系深、抗风雨,旱涝保收。"
这句话点醒了我——投资不也该找这种"现金梧桐"吗?
于是我改变策略,开始寻找自己的梧桐树,
那么股市的梧桐树有什么特点呢?如何改变?
第一步:锁定"民生堡垒"。
我开始研究那些"不起眼"的行业:电力、高速、银行。发现某省属电力公司,近十年毛利率稳定在25%以上,分红从未间断。
更惊喜的是,疫情期间股价跌到5年低位时,股息率竟飙到7%——比银行理财高两倍。
第二步:建立"反人性"操作体系。
去年12月市场恐慌时,我咬牙把年终奖分成12份,设定每月15号定投。
有次某煤炭股单日暴跌8%,我颤抖着手加仓了双倍份额。如今回头看,那天竟是近两年最低点。
第三步:打造"自动印钞机"。
现在我的账户里有6只"现金奶牛":3只电力、2只高速、1只银行。今年6月收到第一笔分红时,我特意取了现金摆在桌上——厚厚一沓钞票的实感,比屏幕上的数字震撼百倍。
在收获时很兴奋,但是回头看,百般痛苦。
去年新能源暴涨时,同事一天赚了我半年的工资。我攥着纹丝不动的高速股,胃里翻江倒海。但看着账户里持续增加的股数,想起巴菲特那句话:"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有次和做短线的朋友算账:他今年交易87次,净亏损3.2万;我交易6次,分红加股价上涨赚了11万。最讽刺的是,他每天花3小时盯盘,而我最近半年连交易软件都没打开过。
现在我的投资组合就像个"自动车间":每月工资自动定投,每年分红自动再投入。
有天下班看见小区园丁在修剪梧桐,突然顿悟:财富自由不是账户数字,而是建立脱离时间交换的收益系统。
前两天账户总收益突破50万门槛,我却异常平静。终于理解了彼得·林奇说的:"最好的投资是那些你买了之后可以忘记的股票。"
那些深夜盯盘的焦虑、暴跌时的心悸、踏空后的懊悔,都随着梧桐树的年轮沉淀成从容。
上周末参加同学聚会,听说当年买P2P暴雷的老王开始研究NFT了。我把玩着茶杯笑而不语——34岁的我,终于学会了像老人种树般对待财富。
市场的惊涛骇浪依旧,但我的梧桐林里,春风正在穿过第173根枝桠。
(此刻你可能会想:这种策略真能穿越牛熊?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疑问或故事,你的交易方式是什么样的呢?你感觉这样投资可以吗,希望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