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中的三峡实践

2025年正值“数字中国”战略实施十周年,从长江干流的梯级电站到戈壁荒漠的光伏矩阵,从防洪调度算法到城市智慧水网,数字技术为重构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三峡集团以“数据智能点亮美好明天”为数字化愿景,整合万余项管理数据、近百万项测点数据的决策中枢,形成构建覆盖生产经营管理全链条的智能化能力,在防洪减灾、绿电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实践注脚。

算法锁定洪峰

2024年7月,长江2号洪水考验了数字孪生三峡的实战能力。监测预警“三道防线”实时捕捉水情变化,系统推演显示:若三峡水库维持较低流量泄洪,上游重庆段将超警戒水位;若调至较高流量泄洪,下游多站点复超警戒。最终,根据测算采取流量调增方案,在保障上游安全前提下成功拦截洪峰,展现了数字技术对流域防洪调度的硬核支撑。

▲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到达三峡工程 摄影:汤伟

数据驱动绿电

今年一季度,长江干流六座梯级电站安全精益运行,累计发电约5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9.4%的背后,是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耦合。三峡集团正在依托水电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机组状态感知网络,持续打造“设备知识图谱+大模型”智能运维中枢,力求大幅提升机组检修决策效率,深度挖掘大水电潜力。在新能源领域,AI预警系统依托上千万个测点精准捕捉设备状态,覆盖百余座光伏电站、风场的近百余个预警模型,推动运维模式从“故障检修”转向“预测干预”。

▲三峡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料图片)

比特守护生态

在安徽六安,“智慧水管家”通过AI加药设备和智慧调度平台,对数十座水厂、5000公里管网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调控污水流向。在上海长宁区,三峡上海院临新园区构建“光储直柔”能源体系,楼顶光伏与储能设备协同供电,每年可节省电量约33万千瓦时。这些实时更新的数据流,正通过“生态仪表盘”转化为城市的绿色治理方案。

▲安徽六安水管家智慧调控中心(资料图片)

模型筑牢防线

在各个施工现场,三峡集团视频AI平台化身“安全卫士”,通过安全帽佩戴识别、危险区域闯入预警等9类行为模型,实现360度“盯防”;大模型技术自动生成的规范知识库,如同24小时在岗的“AI巡检员”,在海上风电吊装、大坝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实时纠偏……传统“人盯人”模式正在向“数据验真”转化,全力排除安全隐患。

▲三峡集团新能源场站里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资料图片)

风起东方,智领未来。当数字孪生技术解析洪水演进规律,当感知网络延伸至城市管网,当算法重塑安全管理范式……三峡集团正将数字中国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守护江河安澜、点亮万家灯火的底层能力。

本文作者:向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科技   浪潮   数字   长江   集团   模型   中国   数据   实时   技术   洪水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