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古书奇谭
编辑 | 古书奇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还记得前几年那个e租宝的事儿吗?90万人血本无归的大案。
想不到2025年6月,又一个“超级骗局”在贵州上演,一家叫“鑫慷嘉”的公司,打着“迪拜黄金交易所”的旗号,把200万人的129亿元钱,一夜之间蒸发得无影无踪。
为啥明明监管部门三番五次提醒,还有人前赴后继往火坑里跳?
“您好,我是DGCX鑫慷嘉数据平台的投资顾问,我们是迪拜黄金交易所的中国分站,月化收益稳定在15%以上,要不要了解一下?”
这段话听着就很熟悉吧?没错,就是2025年上半年特别流行的那套投资话术,可谁能想到,6月25日,这个所谓的“金融平台”突然就不行了。
钱提不出来了,客服也联系不上了,官方社群一片哀嚎,两百万人的血汗钱全部化为乌有。
这事儿说来挺逗,“DGCX鑫慷嘉数据”吹得天花乱坠说自己是“迪拜黄金交易所分站”。可崩盘后,人家正牌的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母公司“DMCC”赶紧撇清关系:我们压根不认识这帮人!
其实这个平台2023年5月刚起步时,名字更离谱,叫“中国石油”,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觉得太过分了,没几个月就改名成“DGCX鑫慷嘉数据”,服务器设在美国,这一招就把很多人唬住了。
更奇葩的是,鑫慷嘉居然好意思拿自己2019年卖给中国石油分公司20万块钱油品过滤设备的小单子来吹嘘,说自己跟央企有深度合作关系。
实际上,监管部门早就看出这事儿不对劲了,2024年10月,宜宾市珙县打非办就发布了无资质预警,2025年1月,叙州区财政局还特意提醒说这家公司“年化收益率超20%,严重背离市场规律”,到4月,珙县打非领导小组再次点名鑫慷嘉涉嫌非法集资。
但凡上网搜一下,都能看到各种风险提示,可就是挡不住人们对暴富的渴望。
“别人都赚钱了,我为啥不行?”
“前几批人都提现成功了啊!”|
“就算是骗局,我也能赶在崩盘前撤出来!”
就这样,明明有警报拉响,还是有一拨又一拨的人往火坑里跳,不得不说,这些骗子是真懂人性,他们就吃定了人们贪婪的心理。
讲真要是把这帮骗子的“收割手册”拿去申请专利,怕是能评个国家级创新了。
鑫慷嘉打着“投资国际原油、期货”的旗号,搭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传销网络。他们的宣传语特别动人,“秒到账”、“高收益”、“团队业绩分红”,听着就让人流口水。
那些花里胡哨的PPT上,月化收益率标着15%-30%,年化算下来就是180%-360%,这么高的回报率,你信吗?我是不信,但偏偏有一大批人深信不疑。
这个骗局最狠的地方在哪?就是专门坑自己人,你拉一个人进来,能拿15%的佣金;拉满50人,在团队里就能“升咖”,还能拿更多提成。
一个受害者的自述看的人心里直发毛,他拉了50多个亲戚朋友投资,结果平台一崩,这哥们现在“每天被追着讨债,都不敢出门见人了”。
想象一下,你大姨、你表哥、你发小、你同事,因为信任你而投了钱,结果全部打水漂,这种痛苦,比自己亏钱难受一百倍。
这些骗子真是太懂人性了,利用亲情友情做杠杆,一个人拉十个,十个拉一百,传销式的扩张速度简直恐怖。
鑫慷嘉的受害者大多是谁?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主儿,多是个体户、宝妈、中老年人,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些人对金融知识了解有限,却又特别渴望通过投资改变生活。
骗子们就专挑这种人下手,一入会就要交7000块“门槛费”,后面提现还得交手续费,从5%涨到10%,层层盘剥,更可怕的是,崩盘前一周,这个平台每天还能进账1.2亿!
那钱都去哪了?据区块链追踪数据显示,在平台崩盘前48小时,这帮人通过混币器分批次转走了18亿USDT(泰达币),1USDT大约等于1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29亿。
真想问问这些骗子,你们晚上睡得着觉吗?骗来的钱真的能花得安心吗?
现在细想想,这帮骗子的“收割指南”真的是环环相扣:先用高收益吸引眼球,再用亲友推荐增加信任,然后用小额提现证明“靠谱”。
最后用团队发展锁定更多人,从引流、转化到留存、放大,每一步都精心设计,就是为了最后的"收割"。
更关键的是,这种金融圈套的洗脑力量简直太可怕了,平台都垮了差不多一周了,一些受害者依然执迷不悟。现在群里还能看到人盲目崇拜所谓“黄先生”,说什么"别着急""信任黄先生""黄先生会归来""黄先生肯定没跑"之类的话。
有受骗者甚至发言说“坚信黄先生会重返”“他一定会带我们继续赚到2027年”“我们将在巅峰时刻再会面”这样的疯话,明明已经被骗得血本无归,却仍被植入了这种类似邪教的思维模式。
看到很多老实巴交的普通人被骗,真是既心疼又无奈,他们中有人是为了孩子上学攒的钱,有人是为了父母看病准备的资金,有人甚至是卖了祖宅投进去的,现在倾家荡产,全家陷入绝望。
更让人气愤的是,骗子们早已逃之夭夭,“我人已经在国外了。”这是黄鑫在最后一条群消息中留下的话,后来警方证实,主犯黄鑫确实已逃往境外,而国内只剩下一些“团长”已经被警方抓获。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进行深度调查,冻结了涉案账户1.2亿元,并抓获八名核心团队长,但这些钱跟整个骗局的体量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129亿元啊,这么一大笔钱不可能全都追回来,大多数投资者能拿回几个钱都是个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维权就成了受害者们唯一的希望。
不过维权路上也藏着不少新陷阱,就这两天,已经有不少冒充“专业追款团队”的骗子盯上了这批受害者,说能帮忙追回损失,但要先交10%的“服务费”。
这种二次诈骗的套路在以往的崩盘事件中已经屡见不鲜了,大家千万要提高警惕。
现在想想,那些被骗的人,哪个不是被“高收益”四个字蒙了眼?骗子们就是吃准了人性的弱点,设下了一个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所以,下次再看到什么“稳赚不赔”“月入30%”“躺着也能赚”的项目,先问问自己,这世上真有这等好事吗?
更新时间:2025-07-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