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俗
喝暑羊: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这天喝羊肉汤的习俗,人们认为喝羊肉汤全身大汗淋漓可带走五脏积热,排出体内毒素。
吃仙草:在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有大暑吃“仙草”消暑解毒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茎叶晒干后可做成烧仙草和仙草冻,是常见的消暑凉品。
吃凤梨:台湾有大暑吃凤梨的习俗,因为此时的凤梨最好吃,且凤梨在闽南语发音与“旺来”相同,寓意吉祥兴隆。
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福建莆田有“过大暑”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亲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礼互赠。
羊肉汤
吃童子鸡:在湘中、湘北等地,有大暑吃童子鸡的传统进补方法,有助于改善因暑热导致的胃口差、出汗多、身体虚弱等症状。
吃伏面: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南方如上海吃阳春面、杭州吃片儿川,面条易消化,可补充出汗消耗的体力。
晒伏姜:在山西、河南等地,于三伏天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装入容器蒙上纱布在阳光下晒制,待充分融合后食用,有温暖保健功效。
传统活动
送大暑船:浙江沿海尤其是台州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清同治年间,葭沚一带病疫流行,沿江渔民为祈求平安,按旧时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大暑船,并装载祭品一同送至椒江口外,寓意送“五圣”出海,送暑保平安。
烧伏香:大暑时节,旱、涝、风灾频繁,人们遂烧伏香,祈盼风调雨顺。伏香还与中医灸法相近,在伏天用药香熏烤特定穴位,可治疗多种顽固疾病。
斗蟋蟀: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最活跃的时节,在许多地方都有斗蟋蟀的传统风俗,大人会带着小孩到田野捉蟋蟀,然后聚在树荫下一起玩斗蟋蟀游戏。
赏荷泛舟:在京津、江浙等地,有大暑时节赏荷泛舟的习俗,人们会前往公园或湖边,欣赏盛开的荷花,感受夏日的美好。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