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有多管用?最近这两件事直接把美西方企业整慌了!
10月17日《南华早报》曝料,美国美森航运的“曼努凯”号集装箱货轮停靠宁波港时,被收了446万元人民币特别港务费。
这可是中方10月14日起对美船舶收这笔费用后,首个“中招”的美国企业。
紧接着没几天,美国存储芯片的大公司,美光公司就宣布要完全退出中国的数据中心业务,主动放弃了每年34亿美元的生意。
这还不算完,英伟达、阿斯麦、台积电一个个都愁眉苦脸....
说到底都是中国反制组合拳的威力太猛!
可能有人觉得,446万对美森这样的大公司不算啥,但这背后的连锁反应才真要命。
中方的特别港务费政策写得明明白白,只要是美国公司参股或经营的船舶,都得交这笔钱。
消息一出,国际航运公司立马慌了,谁也不想平白多花钱,更怕被卷进中美之间的博弈。
世界航运巨头丹麦马士基和德国赫伯罗特最先动了手,原本要去中国港口的,现在绕去韩国釜山卸货,再通过其他方式转运到中国。
可绕路哪有那么容易?不仅多花了两三天时间,油费、港口杂费加起来,每趟成本涨了十几万美金。
更绝的是,不少航运公司开始裁撤美国籍高管,毕竟只要公司里有美国资本或人员深度参与,就可能被认定为“符合收费条件”,干脆先把“风险点”砍掉再说。
这些改道的成本、裁员的赔偿,最后都得美国产业链买单,你说美国能不急吗?
如果说港务费是“开胃菜”,那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的稀土新规就是“主菜”。
新规核心特简单:不管你在哪国生产的产品,只要含超过0.1%的中国稀土成分,想出口就得先拿中国的批准。
这一下等于掐住了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命门”,高端芯片、光刻机这些东西,没稀土根本造不出来。
美光最先扛不住,它在中国数据中心业务每年能赚34亿,占全球营收12%,可高端存储芯片制造离不开稀土。
现在中国把稀土的“总开关”握在手里,美光怕哪天原材料断供,干脆主动退出,免得最后被动。
专门搞的“阉割版”H20芯片也没人买,毕竟中国自己都有性能差不多的替代品了。
荷兰阿斯麦作为“光刻机之王”,以前总觉得自己地位稳,现在也慌了神。
它的EUV光刻机里,激光系统要靠“氧化镥”抛光液,磁控系统得用“钕铁硼”永磁体,这些全是中国稀土做的。
最近阿斯麦总裁说“中国订单降了也不是坏事”,明眼人都知道是硬撑,中国占它营收42%,真丢了这市场,日子没法过。
台积电处境愈发艰难,其最先进的3纳米生产线,对重稀土“镝”依赖度超90%,而全球92%的镝由中国供应,每年台积电都需从大陆进口逾6000吨稀土。
要是稀土断供,3纳米芯片的良率得掉20%-30%,几百亿美金建的生产线每天都在烧钱。
美国那边亏着钱,大陆这边怕稀土断供,真成了进退两难。
有人问,中国为啥敢这么跟美国叫板?关键是我们有“后手”,不再怕被卡脖子。
黄仁勋都承认,中国已经有了性能不输给H20的AI芯片;北大团队刚搞出高精度模拟计算芯片。
清华团队实力超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此成果彰显了卓越的科研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实打实的技术突破,令人赞叹。
更重要的是,中国握有全产业链优势,稀土方面,我们不仅储量多,还掌握从开采到高纯度加工的全套技术,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我们这,别人短期内根本替代不了。
以前美国靠芯片技术卡我们脖子,现在我们用稀土这种“上游王牌”,再加上自己的科技突破,反过来重塑了供应链规则。
现在看下来,美光退出、英伟达份额暴跌、阿斯麦台积电慌神,不是偶然。
这一次,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有能力守住自己的市场,更有实力制定新的规则。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