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点,书房里的台灯亮得刺眼。我盯着儿子作业本上“3+2=6”的答案,深吸的第三口气还是没压住火,声音不自觉拔高:“妈妈昨天怎么跟你说的?再数一遍手指!”
儿子吓得肩膀一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看着他通红的眼睛,突然就没了力气——1小时前,我还在朋友圈晒他画的小恐龙,发誓要做“耐心陪读妈妈”;1小时后,却在一道算术题面前破了功。这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
谁没经历过辅导作业的“渡劫时刻”呢?
你以为教的是“把句子补充完整”,他能给你写“小明在天上游泳”;你反复强调“应用题要写单位”,他交上来的本子永远光秃秃一片;最让人崩溃的是,同一道题讲了8遍,你问“懂了吗”,他眨巴着眼睛说“妈妈,你刚才说的第3步我没听清”。
有次教女儿写“苹果”的“苹”,我指着田字格说:“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平安的‘平’。”她盯着本子看了半天,突然抬头问:“妈妈,那‘苹果’为什么不是‘草平果’?”我愣在原地,竟找不出反驳的话,最后只能抱着她笑出眼泪——崩溃到极致时,反而会被这些童言稚语戳中柔软。
身边的家长们,早就把辅导作业活成了“段子手”。闺蜜说,她现在辅导前必喝一杯冰咖啡,不是提神,是怕自己吼到上火;同事更绝,在书房贴了“亲生的,随我”五个大字,每次想发脾气就念三遍。我们总在朋友圈调侃“辅导作业哪家强,小区楼上比嗓门”,可笑着笑着,眼角就会发酸。
没人想对孩子发脾气。我们也想蹲下来,温柔地说“没关系,慢慢来”;也想在他做错时,先夸夸他写得工整的笔画;也想在深夜辅导完,还能有精力给他讲个睡前故事。可当一天的工作压得人喘不过气,当重复的讲解得不到回应,当看着时钟指向11点作业还没写完,那点耐心就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就瘪了。
但每次发完脾气,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记得有天晚上,我吼完儿子后,躲在阳台偷偷抹眼泪。他拿着一块剥好的橘子走过来,小声说:“妈妈,你吃橘子,不生气了好不好?我明天一定认真听。”那一刻我才明白,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爱我们,也更包容我们的坏脾气。
辅导作业的路,注定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们会崩溃,会焦虑,会忍不住发脾气,但也会在看到他算出正确答案时欢呼,在他写出通顺句子时骄傲,在他睡前说“妈妈辛苦了”时觉得一切都值得。
或许,我们不必逼自己做“完美家长”。允许自己偶尔失控,允许孩子偶尔犯错,在鸡飞狗跳的日常里,多留一点时间给彼此——毕竟,比起“全对的作业本”,孩子眼里的光,才是最该守护的东西。
如果你也在辅导作业的“战场”上挣扎,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最近一次崩溃是因为哪道题?又是什么让你重新找回了耐心?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