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爷爷从村里来县城,带来两只自己家养的鸡,因为儿子喜欢吃肉,孩子爷爷在老家养的公鸡基本上最后都是被儿子吃了,我不太喜欢吃肉,女儿也不是特别喜欢吃。
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女儿被爷爷惹哭了。
中午我炒了一盘胡萝卜炒肉,还有一盘早上用电烤箱烤的鸡翅根,煮了一点面条。
女儿喜欢吃胡萝卜,开始的时候是爷爷帮她夹的胡萝卜夹到碗里。
后来,她自己拿筷子夹胡萝卜,可是夹了好几次都没夹起来。
我当时看见,心里也替她着急,但是我并没有帮忙给她夹。
让她把筷子往下面拿一点,女儿又尝试夹,可是仍然没有夹起来。
这时候,孩子爷爷拿筷子帮女儿夹了两块胡萝卜放在女儿碗里。
女儿放下了筷子,有点不开心。我给孩子爷爷说,让她自己夹。
孩子爷爷不理解,帮忙给女儿夹菜,女儿还不开心,说了一句,怎么?帮你夹你还不高兴?
在爷爷眼里,这是一件特别小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眼里,她觉得不是小事,女儿比较敏感,容易哭。
没有夹到,没成功,这种失败的感觉,她是很不喜欢的。
女儿哭了,开始掉眼泪,我跑到她旁边安慰她,让她别哭,我说,那你自己夹好不好?
孩子爷爷很无奈,把两片胡萝卜夹到我儿子碗里。哄女儿说,下午带她去外面骑自行车。
女儿后来自己拿筷子夹起来了胡萝卜,特别开心的说 :“妈妈,你看,我夹起来了”我给她竖起大拇指。
我知道,女儿从这件小事中体验到了成就感。
我没有出手帮她夹,是不想破坏她成长的机会。
有人说:“从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是最无知,最残忍的。他们就像老鹰不教小鹰飞翔,却在成年后不由分说把他推下悬崖。”
如果总是剥夺孩子尝试做事的机会,孩子自然体会不到做一件事的成就感。就失去成长的机会。
孩子小的时候,想帮父母的忙,比如择菜、拖地,我们如果因为孩子弄的到处都是,不如自己干来的省事,一次次拒绝孩子尝试的机会。
结果,等到孩子长大了,我们以为他到了可以做的年龄,孩子却不愿意做,做不好,我们责备孩子什么都做不好。
同时还焦虑,孩子什么都不会做长大了怎么办?
女儿想帮忙体验什么事情的时候,我都会让她去体验。
她帮我洗碗,在我拖地的时候,她也要拿个拖把帮忙拖地。
做饭方面,也会让儿子帮一点小忙,让他帮忙用铲子翻炒一下菜,帮忙切菜,擀饼。
昨天晚上,我让儿子帮我把鸡翅根用牙签扎一扎,等下放调料腌制一下,第二天我用电烤箱烤。
儿子弄完,问我要放什么调料,我给他说放什么调料,然后让他拿手套套在手上把鸡翅根抓一抓,揉一揉,我说你给它们“按摩一下”
儿子后来和我说,原来是这种感觉呀,我意识到,如果昨天晚上不给他机会,他就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因为以前都是我来弄的。
昨天,我说我在写文章,让儿子帮忙弄一下,看来以后还是要多给儿子体验做饭的机会。
就像中午吃饭的时候,给女儿自己夹菜的机会。
我知道孩子爷爷也是好心,他在吃饭的时候经常给孩子们夹菜,我的父母也这样,我知道,那是他们对下一代爱的一种体现方式。
我的父母,他们那一代人,不知道什么育儿知识,可能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只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而已。
我也是这些年,学习后,看了一些育儿书以后,才了解一点点育儿方面的知识。
知道有时候怎么做比较好,知道孩子的一些需求,当然,我并不是做的特别好的父母,只是,我希望自己多提升一下认知,尽量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育儿路上,我们一起加油吧!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