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刚在威尼斯电影节捧回影后奖杯,辛芷蕾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这份荣光,一条质疑帖就像突然泼来的冷水,让她差一点就被卷入学历造假的风波。
“辛芷蕾百度百科写着‘中戏毕业’,可查遍中戏 80 级到 00 级的毕业生名单,根本没她的名字!”
更让人费解的是,有网友翻出 2017 年中戏 97 级校友名单,她的名字竟赫然在列。
辛芷蕾 1986 年出生,1997 年才 11 岁,怎么可能踏入中戏校园?
“要么年龄造假,要么学历掺水”,短短几天,刚站上国际舞台的辛芷蕾,就被众人质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辛芷蕾没有第一时间出面回应,倒是她的前经纪人梁婷先站了出来,解开了第一个谜团。
梁婷在社交平台解释,当年是她帮辛芷蕾报了中戏的短期培训班,前后只上了六个月。
梁婷表示,“培训班不用考试,也不发学历,算不上‘中戏毕业生’,百度百科的表述确实有误导”。
这番话让部分网友的疑虑减轻了些,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短期培训班也算‘中戏校友’吗?”
是不是校友,中戏官网的一条动态,给了辛芷蕾一个定论。
官网专门发文祝贺 “校友辛芷蕾” 斩获威尼斯电影节影后,字里行间明确承认了她的 “校友” 身份。
这所院校对 “校友” 的界定一向严谨,从不随意攀附明星,这次主动发声,相当于从官方层面为辛芷蕾的 “中戏背景” 正名。
即便只是短期培训班学员,也被学校视作 “自己人”,这让 “学历造假” 的质疑失去了立足之地。
不过辛芷蕾身上还有一个质疑点,那就是有人纠结 “为什么早年不澄清百科信息”?
而这个问题,直到《人民日报》的专访上线,才真正画上句号。
9 月 17 日,《人民日报》推出辛芷蕾的独家采访,没有回避争议,反而让她自己回应了 “中戏身份” 和当年 “国际巨星” 的玩笑。
辛芷蕾说:“培训班是真的,只是百科写得不准确;当年面试没人认识我,说‘国际巨星’就是想让导演记住,没想到多年后被扒出来还挨骂。”
作为国家级媒体,《人民日报》的客观报道不仅替辛芷蕾稳住了口碑,更把焦点从 “造假争议” 拉回了 “演员实力” 本身。
其实,比起 “哪里毕业”,观众更关注的是,她如何靠演技征服国际评委的。
而或许是感动于梁婷的帮助,辛芷蕾还公开提到和前经纪人梁婷和解的事。
当年两人或许有过工作分歧,但在她需要澄清时,梁婷愿意站出来说真话;而她也愿意放下过去,公开感谢这份旧情。
这份坦诚,比起只会甩公关稿的明星,她的应对反而更显真实。
其实,中戏的认可、《人民日报》的力挺,不只是 “保住了辛芷蕾的体面”,更是对 “实力” 的认可。
如果没有《日褂中天》里无可挑剔的演技,没有从龙套到主角的坚持,这场 “造假风波” 或许会是另一种结局。
十七年前的辛芷蕾,还只是个在活动上引导宾客的礼仪小姐,穿着统一的礼服,重复着机械的动作,那时的她连 “上镜” 都是一种奢望。
八年前,她在社交媒体上调侃自己是 “国际巨星”,没人当真,甚至有人觉得她 “好高骛远”。
可那个时候,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句话不是吹牛,而是给迷茫期的自己立的目标。
从跑龙套时认真对待每一句台词,到接配角时琢磨角色的每一个细节,她把 “想当好演员” 的念头,藏在每一次努力里。
真正让她破圈的,是《日褂中天》里的 “美云”。
这部电影没有华丽的特效,剧情甚至有些 “狗血”:美云开车撞人后让男友葆树(张颂文 饰)替罪入狱,男友出狱后患癌,这份 “恩情” 成了捆绑两人的枷锁,最后美云用西瓜刀结束了这段扭曲的关系。
可辛芷蕾没有把美云演成 “脸谱化的坏人”,而是演出了她的矛盾与挣扎:她为了逃避责任让男友顶罪,却又在男友病重时不离不弃;她渴望摆脱过去重新生活,却又被 “欠恩” 的负罪感拖进深渊。
这部电影里,没什么夸张的哭戏,辛芷蕾却靠眼神里的绝望打动了所有人。
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用平淡叙事直击人心,《日褂中天》也靠这种 “真实的生命质感”,让辛芷蕾击败艾玛斯通,拿下影后。
拿奖那天,辛芷蕾感谢了八年前敢说‘国际巨星’的自己,对过往释然了。
从礼仪小姐到国际影后,她走了十七年;从被质疑 “自不量力” 到靠实力被认可,她用了八年。
这场 “造假风波” 之所以能平稳落幕,说到底,是她的演技撑得起影后的荣誉,是她的坚持配得上外界的信任。
在娱乐圈,学历、出身或许能帮人走得快些,但只有演技和坚持,才能让人走得远些。
辛芷蕾:我和国际巨星差得还远,但追梦就要勇敢点
2025-09-20 16:49·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