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最近一次减持美债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57亿美元,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低。
中国减持美债
这一数据与美国财政部同期公布的“外国持有美债总规模达9.16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对人民币汇率,表现出了罕见的积极评价。
在全球资本流动分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美债减持操作与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正勾勒出中美经济博弈的新图景。
要知道,中国的美债减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延续了特朗普政府时期以来的战略调整。
自2022年4月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后,中国美债持仓已累计减少超2700亿美元。
2025年以来,中国先后在2月、4月、5月和7月四次减持美债,仅在1月、3月和 6月有小幅增持,呈现 “减持为主、偶有微调” 的特征。
美元
这种操作节奏,体现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精细化,既通过持续减持美债,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又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技术性调整。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的减持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形成了鲜明对比。
7月,日本增持38亿美元美债,持仓总量升至1.15万亿美元,继续保持第一大美债持有国的地位;
而英国更是大举增持413亿美元,7月份持仓总量达到899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这种分化格局折射出各国不同的经济逻辑:日本将美债作为汇率管理工具,在日元企稳后进行补仓;
英国则凭借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承接了大量避险资本对美债的配置需求。
日本央行
而中国与加拿大的同步减持(加拿大7月减持571亿美元),则更多体现了对美元体系风险的主动规避。
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不断下降的同时,我国黄金储备连续9个月增持,规模达到7396万盎司。
这种多元化配置,既是对美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先例的警惕,也是为人民币国际化腾出空间。
2025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支付占比就已经达到了53%,显示 “去美元化” 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而在减持美债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呈现出 “对美元升、对欧元贬” 的双向波动特征。
这种差异化表现,恰好成为美欧对华汇率态度分化的注脚。
美国财长贝森特
就比如说近日,美国财长贝森特罕见对人民币“夸了起来”。
他在西班牙马德里接受采访时指出,今年人民币兑美元,确实是更强了,不过他认为“这并不是针对美国”。
在他看来,欧洲才是“最应该操心这个问题的”,因为人民币兑欧元下跌了几乎10%。
这一局面有利于中国对欧洲增加出口,而这或许会让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说完这些,贝森特还不忘自夸一番,吹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有助于稳定美国的债务”、还说“这会让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下降3成”。
围绕人民币和关税问题的“差异化表态”,其实是美国财长将汇率问题给工具化了。
他选择性的忽视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稳定性,仅聚焦于对美元升值,着重强调美国的“强势美元” 叙事,刻意将贸易逆差的矛盾,转移到了汇率问题上来。
特朗普团队
美方惯用这种策略,但中国早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从市场反应看,7月外资净流入美债582亿美元,但美国整体净资本流入仅21亿美元,较6月的920 亿美元大幅下降。
这种分化显示,尽管私人资本仍在增持美债,但官方机构已开始撤离,反映出主权国家对美元资产风险的担忧加剧。
中国的减持操作恰好顺应了这一趋势,通过降低美债持仓,既规避了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市场风险,又为应对可能的地缘政治冲击,预留了政策空间。
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将更加复杂,但中国已通过持续的战略调整,为应对不确定性奠定了基础。
中国增加黄金储备
未来,美债持仓的 “稳步减持” 与人民币汇率的 “双向弹性”,或将继续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博弈的重要工具,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更加多元平衡的方向发展。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