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自编自导,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又耍了一招老把戏。
据报道8月22日,菲律宾议员洪迪薇在参议院提交第85号拟议决议案,声称中国在西菲律宾海,也就是中国的南海进行“非法活动”破坏海洋生态。
于是要求中方赔偿3960亿比索,约合人民币近500亿元。
洪迪薇要求中国为西菲律宾海破坏行为进行赔偿
洪迪薇在提案中援引了一项发表于2012年的学术研究,表示中国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的“非法活动”。
每年导致约330亿比索的生态损失,十年合计即为3960亿比索。
洪迪薇还强调,中国应为破坏菲律宾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生态系统的行为承担责任,并要求行政部门对中方施加法律和外交压力。
她还特别点名中国民兵船在罗祖尔礁,埃斯科达浅滩,也就是中国南海的鲎藤礁、仙宾礁附近活动,称这些区域生态系统“几乎无生命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决议中洪迪薇还引用了2016年常设仲裁法院(PCA)的裁决。
这份裁决是菲律宾2013年单方面向PCA提起仲裁后所作出的结果,认定中国对菲律宾专属经济区的主张缺乏法律依据,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虽然中方从未承认过这个裁决,并始终认为该裁决无效。
可菲律宾却不一样,拿着鸡毛当令箭,反复在外交场合把这个裁决当成重要筹码,来向中国施压。
并且,洪迪薇提出的这项“天价索赔”议案,并不具备强制力。
因为它只是菲律宾参议院的一项“建议性提案”,并不是法律文书。
文件中呼吁行政部门“对中国施加法律与外交压力”,却没有提供可执行路径,更未通过正式立法程序,属于典型的政治性表态。
甚至这份文件还绕过了必要的仲裁流程,既未提交国际法庭,也未启动双边磋商,直接喊出3960亿的赔偿数字,既缺程序,也缺公信力。
而且菲律宾外交部也没第一时间就这事进行表态,总统府马拉坎南宫的态度也模棱两可,没说明立场。
很明显,这事儿更像是洪迪薇为了吸引眼球、拉选票,在议会里演的一场 “戏”。
另外,洪迪薇在提案中引用了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南海的鲎藤礁、仙宾礁附近拍摄的水下视频。
声称珊瑚“几乎没有生命迹象”,并将责任全部归咎于中国渔船和民兵。
鲎藤礁
但这些影像的拍摄时间、是在哪个海域拍的、用啥方法拍的,都没公开详细说明,也没让第三方机构去核实真假。
而且视频里的内容没有对比数据,根本没法排除是自然环境变差、气候变了,或者是过度捕鱼这些原因造成的。
洪迪薇逻辑乱七八糟的,证据根本就站不住脚。
再说了,国际上通用的跨国生态索赔流程,得有好几个来源的证据链、能认定责任的机制,还有第三方出的调查报告才行。
但洪迪薇提供的证据,没有一个条件能达到。
更关键的是,菲律宾并未邀请中国或中立方参与调查,也未提供珊瑚破坏与中国行动之间的明确关联,这类片面素材更像是“宣传用途”。
所以,洪迪薇表面上打着“生态保护”旗号,实际上更像是场政治操作。
洪迪薇等政客的高调行为,正好迎合菲律宾国内“对华强硬”民意,也巧妙转移了菲国内经济压力、民生问题的关注点。
在美军的 “米格尔・基思” 号远征舰刚到菲律宾苏比克湾没多久的这个节骨眼上搞这场索赔。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肯定是在试探中美之间战略较量的意味。
面对菲律宾的指责,中国没有陷入争论陷阱。
在决议案公开后,中国海警局就在8月22日公布了一段完整视频。
画面显示,菲律宾小艇高速冲向中国海警舰艇,动作危险,蓄意靠近,意图制造摩擦。
这是菲律宾在仁爱礁的又一次“碰瓷”行为。
据中国海警局发言人甘羽介绍,菲律宾“非法坐滩”的57号舰长期滞留仁爱礁,最近更频繁释放小艇挑衅。
中国方面依法进行了管制,程序合规、举证充分,并指责菲律宾不断炒作仁爱礁相关话题,干扰正常海上秩序。
这次中方发布的视频是其连续发布仁爱礁冲突现场画面的一部分。
视频发布不仅还原现场,也打破了菲方在国际上强调“中方挑衅”的说辞,真正在制造紧张局势的是谁,一目了然。
菲律宾并不是第一次在仁爱礁挑衅中方了。
从1999年将“马德雷山”号军舰故意搁浅开始,仁爱礁就被菲律宾以“坐滩”方式占据。
而这艘破旧军舰至今锈迹斑斑,长期泄漏油污、重金属与垃圾,对生态系统造成实际伤害。
根据中国科研机构调查,发现仁爱礁周边珊瑚覆盖的范围大幅减少,水体中也有大量污染物。
这些本来是菲律宾那边留下的环境麻烦,可到了舆论层面,他们却故意不提这个事儿。
更讽刺的是,2023年,菲律宾曾就一次小艇碰撞事件向中国提出6000万比索索赔,被中方驳回。
一年之后,直接升级到3960亿。
菲律宾这类操作,已经不只是“碰瓷”,更像是剧本成型的外交工具。
菲律宾在索赔的时候,指责中国破坏了珊瑚,可要是说说他们自己治理环境的情况,那可是一点都不光彩。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菲律宾是全球第二大海洋塑料污染源,仅次于印尼。
大量海洋垃圾从吕宋岛沿岸排入海中,随洋流漂流至南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海域构成污染压力。
与此同时,菲律宾在中业岛加紧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港口与机场跑道,对珊瑚生态构成长期压迫。
菲律宾这边忙着扩建军事设施,那边又喊着生态被破坏了,这理根本就说不通。
而且海洋环境变糟是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菲方把责任都推给某一个国家,更是没理。
这次菲律宾的3960亿比索“环保索赔”事件,看似咄咄逼人,实则漏洞百出,既无事实支撑,也缺乏法律依据。
而中方迅速以视频证据回应,在国际社会面前澄清事实、反制炒作,展现了大国稳定、理性且有力的应对策略。
到底是谁在破坏和平、谁在操弄话术,事实数据就是答案。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