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一座“鬼城”!房子价格从2万跌破到4千,现在却无人问津

中国人对房子的感情,好像是从老辈儿那里传下来的:结婚得有套房,才算把日子定下来;孩子上学,也得看房子划在哪个学区。

前几十年经济往上走,房价跟着一路涨,不少人觉得买套房不仅是住,更是攒家底儿。

可这两年,有些地方的房子却走出了让人看不懂的行情。

河北廊坊就有这么一片小区,几年前房价还站在两万块一平米的高处,现在跌到四千块,照样没人愿意接盘。

要说廊坊这地方,搁在地图上看真不差。

左边靠着北京,右边挨着天津,按说沾着两座大城市的光,日子该过得热热闹闹。

可现在你去那些新盖的小区转转,白天走在小区里,半天碰不见一个住户;晚上更明显,整栋楼亮灯的窗户没几户,路灯照着空荡荡的路面,风一吹,树叶沙沙响,透着股冷清劲儿。

当地人私下里说,这哪还像个住人的地方,跟“鬼城”差不多了。

“鬼城”这词儿,听着有点吓人,其实跟老辈儿讲的鬼神故事没关系。

就是那些盖了一大堆楼房,可住的人特别少,配套的商店、学校也没开起来,慢慢就荒了的地方。

这几年不光廊坊,别的地方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是廊坊的房价跌得太扎眼,才让人觉得稀奇。

早几年廊坊的房子可不是这样,那时候北京的房价已经高得让人咋舌,不少在京城上班的人嫌房租贵,就把目光投到了廊坊。

从廊坊坐高铁到北京南站,也就半个多小时,当时不少人盘算着:在廊坊买房,比在北京租房划算,攒几年钱还能落下个家。

这想法一传开,炒房的人也闻着味儿来了。

2014年往后,廊坊的房价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尤其是香河那一带,到2016年的时候,房价差不多翻了一倍,一平快摸到一万二了。

那会儿售楼处跟赶大集似的,销售拿着户型图唾沫横飞地讲,买房的人排着队交钱,有的人甚至没实地看房,光听人说“能涨价”,就把钱交了。

谁也没料到,这热闹劲儿没撑多久。

大概从2017年开始,国家开始给房地产市场降温,尤其是环着北京的这一片,管得更严了。

以前那些手里攥着好几套房的人,见没什么赚头,就开始往外抛。可买的人越来越少,房价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往下掉。

到现在,当初两万块买的房,四千块一平往外卖,中介挂了半年,问的人都没几个。

要说这房价跌成这样,光是炒房的人撤了还不够,廊坊本地的房子实在盖得太多了。

有数据说,2017年到2021年这四年里,廊坊新盖的商品房差不多多了一倍,从一万八千套涨到三万五千套,可买的人却少了一半还多。

开发商手里堆着卖不出去的房,就像菜农地里烂了的菜,只能降价甩卖,可就算降到成本价以下,还是没人接。

更关键的是,这地方留不住人。

按说挨着北京、天津,找工作该方便吧?可实际情况是,廊坊本地的好工作不多,像样的企业没几家。

年轻人大学毕业,宁愿挤在北京的出租屋里,拿着不高的工资,也不想回廊坊。

有统计说,过去十年,廊坊的常住人口才涨了不到百分之十,而北京这十年人口增长比它还快。

人都往大城市跑,房子卖给谁去?

有人说,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想买房了。这话不全对,但也有点道理。

上一辈人觉得“有房才有家”,可现在的年轻人想法不一样了。他们宁愿把钱花在旅行、学技能上,也不想一辈子背着房贷。

有个在北京上班的小伙子说:“我要是在廊坊买房,每天通勤仨小时,挣的钱一大半还房贷,日子过得紧巴巴,图啥呢?”

住房子不光是买个钢筋水泥的壳子,还得看周边方便不方便。廊坊那些冷清的小区,好多配套都没跟上。

有买了房的人吐槽:小区门口连个像样的超市都没有,买菜得开车去几公里外的镇上;孩子上学更麻烦,附近的学校要么没建好,要么教学质量不行;真要是头疼脑热想找个医院,最近的也得跑半小时。

更让人糟心的是房子质量,有的住户说,刚住两年,外墙就开始渗水,下雨天墙皮一块一块往下掉,找物业修了好几次也没修好。

其实不光廊坊,这几年“鬼城”的新闻总在不同地方冒出来。

东北的鹤岗前两年就因为房价便宜火过一阵,几万块钱能买一套房,不少南方人跑去“捡漏”。

可住了没两年就发现不对劲:鹤岗冬天能冷到零下三十度,南方人根本受不了;想找个月薪五千的工作,在当地难如登天。

后来那些人又急着把房卖了,有的原价都卖不出去,赔了钱才脱手。

山东乳山的海景房也出过类似的事儿,前几年中介在网上吆喝,说乳山有“白菜价”海景房,十几万就能买一套,推开窗就能看见大海。

不少人被“海景”俩字勾住了,揣着养老钱就去了。结果到了地方才发现,所谓的“海景房”离海边老远,推开窗看见的全是山。

小区里冬天没暖气,墙上能结霜;想买点日用品,得坐半小时公交去县城。

现在那些房子,几万块钱一套都没人要,有的业主干脆扔那儿不管了。

说到底,房子终究是给人住的,要是一个地方光盖房,不琢磨着怎么让人住得舒服、活得有奔头,就算房价再便宜,也留不住人。

廊坊挨着北京、天津,本来有地利,可这些年除了盖房子,像样的产业没发展起来,年轻人找不到好工作,自然留不住。

等到炒房的热潮退了,剩下的就只有空荡荡的小区。

这两年国家一直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其实就是想让房子回归它本来的用处。

廊坊现在的冷清,说不定也是个提醒:一座城市的热闹,从来不是靠盖多少楼撑起来的,而是得有实实在在的产业,让人们有班上、有钱赚,孩子能上学,老人能看病,日子过得踏实,才能真正留住人。

现在廊坊那些小区的房子还空着,房价跌得再低,也鲜有人问津。路过的人看着那些崭新却冷清的楼房,难免会唏嘘几句。

其实不光是廊坊,很多地方都该琢磨琢磨:盖房子容易,可怎么让房子里住满人、住得舒心,才是真本事。

至于那些想买房的人,看过这些故事,大概也会多份清醒——买房终究是为了过日子,不是为了赌房价,真要下手,还得看这地方能不能让日子过下去。#夏日旅行攻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无人问津   房子   价格   廊坊   房价   北京   地方   小区   乳山   套房   鹤岗   冷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