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发现、打捞到发掘、研究,近40年的时间里,“南海I号”的每一步都近乎“首创”,皆牵引着学界的目光。它如同一枚时间胶囊,封存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繁盛,为解码南宋人的生活提供了一把钥匙,也见证着我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历程,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南海I号”出水了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物残骸、植物果核、人类遗骸等文物18万余件,创下了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提供了坚实论据。这艘残长约22米、宽约10米的远洋贸易商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本身亦承载着极为丰厚的信息,对于开展我国古代造船技术、海外航运、对外贸易与交流等研究都有着重大价值,学界称它为“海上敦煌”。

原标题:《吾乡大藏·阳江 | 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海上敦煌”在哪?》
栏目主编:邢晓芳 图片来源:除馆方供图外,图片均由采写小组成员拍摄
来源:作者:文汇报 李婷 沈钦韩 叶辰亮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