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拨款5亿元,建成占地3.39万㎡的雷神山医院,如今荒废了吗?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DL.B

你是否还记得5年前被疫情侵害的那一年。

5年前,它是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方舟”,以12天建成的奇迹震惊世界。

5年后,疫情的阴霾渐散,这座曾承载无数希望的医院,如今命运如何?

是如传言般被遗忘荒废,还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守护着我们?

天的生死时速

5亿建成的“生命方舟”,如今杂草丛生?

真相可能让你意外。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了武汉。

武汉立即宣布“封城”,但是突然确诊的人数很快便让这座城市的医疗装备不堪负重。

医院病床位置不够、医疗人员的人手不足,医疗物资的短缺。

让整个武汉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却又在疫情的风暴中艰难喘息。

直到春节这天,国家政府立刻开展会议,并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立刻拨款5亿建造一所医院——雷神山医院。

这一刻,早已不是普通工程项目那么简单了,而是与“死神”的一场斗争。

决定当天,所有人不敢怠慢,立刻集合了3000多名建设者。

各种建筑设备全天一刻也不停歇的运作着。

为了避免材料的不足,建设团队从全国分配物资前来支援。

并且还启用了“鹰眼”系统,方便随时查看建造过程的进度。

甚至还可以通过GPS定位追踪每一台机械的动向。

完全实现了“精确到人、物,情况”的全面管控。

与此同时,一场全民“云监工”的热潮在网络上兴起。

平台人数几乎每天都超过2亿人。

都在见证着从一片荒地变高楼的每一个瞬间。

历经12天后,雷神山医院正式交付。

2月8日,雷神山医院开始接收首批患者。

在随后的67天里,它成为了抗战疫情的最前线。

所有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污染区和清洁区来回奔波。

而后勤人员时刻准备待命,保证物资的充足以及环境“消杀”情况。

渐渐的,疫情管控的状况迎来了好转。

雷神山医院也完成了它最终的使命。

最终政府决定在2020年4月将其正式关闭。

瞬间,“5亿投资打水漂”“医院将被拆除荒废”的声音在网络上传开。

所有人不禁好奇了起来。

这座充满了无数心血的“奇迹医院”,难道就要这样被遗忘了吗?

时刻待命的“应急堡垒”

你以为雷神山医院已经荒废了?

事实正好相反,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守护这座城市。

结果表明,大家这样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雷神山医院并没有被荒废,而是进入了一种特殊的“休眠”状态。

作为应急医院,它每时每刻都在保持着迎接“战斗”的状态。

如今走进雷神山医院,你不会看到杂草丛生的萧条景象。

反而会感受到一种“静中有备”的紧张感。

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为各个角落进行全面的消毒,保持“医疗标准”。

甚至就连CT机、呼吸机等专业设备每周都会进行开机“保养”。

硬件老化立刻更换,软件系统按时升级。

医疗物资始终保持着充足的状态,分类整放在厂库,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雷神山医院责人李医生说:“我们就像守着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为了检查“休眠”状态下的应急响应能力,会定期进行全流程应急演练。

最近一次演练中,从接收到“突发疫情”的信息指令到完成首批患者治疗。

仅用了22小时,充分证明了这座医院“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实力。

这种随时“战斗”的管理模式,正是建造它的智慧所在。

平时作为备用资源储备,避免了设施闲置和资源浪费。

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地震等“不可抗拒事件。

它可以立刻变换成为救治场所,为救援生命争取宝贵的每一秒钟。

据测算,维持这样一座大型备用医院的年度维护成本约为建设成本的5%。

但换来的却是整个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这笔“账”显然非常划算。

可现在没有疫情,它就只是留在那里,难道不浪费人力和资源吗?

5亿投资的“隐形回报”

知道吗,它不仅仅只是管控重大疫情的医院,竟然还有另一重身份!

随着疫情的结束,政府决定在保留核心医疗功能的基础上。

将医院的部分区域改造为展厅,向公众开放。

走进教育区域,首先我们可以先看到的是“12天建院历程”展区。

所有人可以通过高清图片、时间线以及实体物品模型。

游客可以重温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的场景。

了解模块化建筑如何像“搭积木”一样快速组装。

感受“中国速度”背后的技术支撑。

在“抗疫成果”展区,一张张康复患者的感谢信、一件件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一组组惊心动魄的救治数据。

都在无声的讲述着那段艰难却又充满希望的岁月。

最吸引人的是“防疫科普”互动区,在这里,你可以通过VR体验“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的全过程。

可以直接感受到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

还可以通过模型演示,学习雷神山医院中各种有用的预防知识。

也可以通过模型演示,学习雷神山医院中各种有用的预防知识。

从紧急驰援的“生命方舟”,到未雨绸缪的“应急堡垒”,再到启迪未来的“教育基地”。

雷神山医院用5年的时间,向我们展示了一座建筑的“两种不朽”。

既见证了危难时刻的众志成城,也沉淀为守护未来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新京报——重回武汉:那些关停的医院、推倒的隔离与搁置的摆渡车

人民网——中国建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馆/中国建筑科技馆

新华网——武汉雷神山医院接受首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新华社——雷神山医院1600张病床2月8日将交付使用

百度百科——武汉雷神山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中央   医院   疫情   武汉   方舟   医疗   防护服   患者   物资   时刻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