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综合证券时报、央视新闻等
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都要“亮明身份”。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即日起将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对于生成式AI的生成内容,必须有明显的标识提示,告知用户这是AI生成内容,避免对大众产生信息误导。同时还要有隐藏式的标识,能够进行溯源。
按办法规定,用户使用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服务发布生成合成内容的,应当主动声明并使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标识功能进行标识。换言之就是分享AI生成内容时,也必须对此进行明确说明。
标识办法明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信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标识办法中明确,平台在服务提供者的内容上架或上线时要进行审核,核验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对未标识或疑似生成内容要添加风险提示,从而在传播端阻断虚假信息扩散。
微信:AI生成合成的内容将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今日下午也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平台会对AI生成合成的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用户通过平台获取的AI生成合成内容,将带有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平台也会对可能是AI生成合成的内容进行相应提示,以便用户清晰辨识。
为避免发布的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引起混淆或误认,用户发布的内容为AI生成合成的,发布时需主动进行声明。
标识示例
1、平台标识提示
2、用户主动声明
9月1日,抖音发布《关于升级AI内容标识功能的公告》,进一步规范平台上的AI内容创作与传播。《公告》显示,抖音已上线两项核心功能:一是AI内容标识功能,协助创作者为AI内容添加提示标识,方便用户辨别;二是AI内容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可识别并写入AI内容的元数据信息,为内容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快手发布公告称,平合已上线AI内容标识,会在AI生成的内容中添加“AI生成”显式标识以及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的隐式标识。如果用户上传的内容明确由AI生成或疑似由AI生成,平台会在内容周边进行显著提示。
9月1日,DeepSeek官微发布关于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公告。公告称,DeepSeek已在平台内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并明确提醒用户相关内容由AI生成。用户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此类生成内容标识,不得利用AI制作、传播虚假信息、侵权信息以及从事任何违法违规活动。
注:本文部分配图由AI生成
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
据央视新闻等报道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90余款大模型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240余款大模型在省级网信办完成登记,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已达2.3亿人。
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首部“办法+强标”的组合拳,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于9月1日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同步施行,在监管维度建立审核、监测、追责的闭环机制,在技术维度规范标识体系并预留创新空间。
专家认为,“标识办法”中进行检测分三个层次,如果平台是从元数据中检测出隐式标签,那么平台就可以标识这个内容是AI生成的,但是如果它只是通过一些算法推测这个内容是AI生成的,它应该是标识为疑似AI生成。
法学专家建议,首先网络服务提供者要公开算法原理及误判样本数据,提升透明度;其次要设立申诉渠道,允许用户提交证据申请复核,从而保证监管与创作自由的平衡。
据专家介绍,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及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同步施行的情况下,标识的存在也会对大规模搬运人工智能直接生成内容的行为进行拦截,让内容平台有了更明确的合规要求和管理程序,有利于降低总体的审核运营成本。
据法学专家介绍,“标识办法”与《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充分衔接。其中,服务提供者在履行算法备案、安全评估等手续时,相关材料可能涉及标识的技术细节,如水印算法、元数据格式、服务商编码等,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执法部门在发现违法内容时快速识别内容来源,追踪到服务提供者或者用户。
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据了解,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
《标识办法》中明确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文本、音频、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在提供生成合成内容下载、复制、导出等功能时,应当确保文件中含有满足要求的显式标识;应当在生成合成内容的文件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隐式标识包含生成合成内容属性信息、服务提供者名称或者编码、内容编号等制作要素信息;应当在用户服务协议中明确说明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方法、样式等规范内容,并提示用户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的标识管理要求。
据《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
》国家标准,文本内容显式标识方法要求:
标识形式:文本内容显式标识应采用文字或角标形式。其中人工智能要素包含“人工智能”或“AI”,表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要素包含“生成”和/或“合成”,表明内容制作方式为生成和/或合成。
角标形式标识要素是指,角标形式的文本内容显式标识应包含“AI”。
标识位置:文本内容显式标识应位于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置,如文本的起始位置、文本的末尾位置、文本的中间适当位置。
标识清晰度的要求是:文本内容显式标识使用的字型和颜色应清晰可辨!
视频内容显式标识方法如下:
a) 视频内容显式标识应采用文字提示。
b) 视频内容显式标识应同时包含以下要素:
1) 人工智能要素:包含“人工智能”或“AI”,表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2) 生成合成要素:包含“生成”和/或“合成”,表明内容制作方式为生成和/或合成。
c) 视频内容显式标识应位于视频起始画面,可位于视频末尾和中间适当位置。
d) 视频内容显式标识应位于视频画面的边或角。
e) 视频内容显式标识使用的字型应清晰可辨。
f) 视频内容显式标识的文字高度不应低于画面最短边长度的5%。
g) 在视频正常播放速度下,视频内容显式标识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s。
隐式标识应包括以下要素:
1) 生成合成标签要素:内容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属性信息;
2) 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要素: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或编码;
3) 内容制作编号要素: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对该内容的唯一编号;
4) 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要素: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或编码;
5) 内容传播编号要素: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对该内容的唯一编号。
创作者应怎么办
根据《标识办法》第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本办法规定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不得为他人实施上述恶意行为提供工具或者服务,不得通过不正当标识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标识办法》第九条还规定,用户申请服务提供者提供没有添加显式标识的生成合成内容的,服务提供者可以在通过用户协议明确用户的标识义务和使用责任后,提供不含显式标识的生成合成内容,并依法留存提供对象信息等相关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如果发布者写了一篇文章,或者做了一段视频,90%的内容都是我自己写的,只有10%的素材或者内容是用了AI生成,那我到底该不该在发布内容时进行声明和标注?
公众号“数字生命卡兹克”建议,根据第十条:用户使用网络信息内容传播服务发布生成合成内容的,应当主动声明并使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标识功能进行标识。
只要你的成品里实际呈现了AI产出,哪怕只占10%,也要声明,这套办法是按是否包含来管,不按占比来豁免。用户在公开发布前,需要主动声明并把显式标识贴上去,这是写进条文的硬要求。平台那边也会读元数据、扫显式痕迹,如果没看到你标,又感觉像是AI,它会自己加一个疑似或可能的提示,你的账号的权重反而更被动。
但是如果我们一般只让AI改改错字、润色语序,这种情况行业里普遍解读是纯粹的轻度润色不构成“生成合成内容”,一般不需要标。但一旦有可辨识的AI段落、AI配图、AI配音,或者对内容做了实质性改写,就比如进入标识范围。然后再发布的时候,注意一下,别用截屏、重新编码、导出时清理元数据这些骚操作把隐形标识洗没了,这既可能会导致内容平台给你打标,账号降权,还可能踩到删改标识的红线。
记者实测:多平台标识落地显差异
据劳动报报道,记者实测抖音、微信视频号、微博等10余家主流平台,并梳理平台公开举措发现,头部平台已基本完成标识功能部署,但中小平台落实仍存滞后,行业合规进程呈现分化。
抖音发布AI图文时,发布页新增“AI生成内容”勾选框,勾选后内容右下角自动浮现“AI生成”水印;微信视频号在“高级设置”中设声明选项,未声明内容上传时会触发“疑似AI生成,请补充标识”的系统提示,未补填者需经人工二次审核。微博的标识入口需在“分享范围”二级菜单中查找,未声明内容虽可发布,但信息流会标注“可能为AI生成”。今日头条管控更严,用户用内置AI工具创作时,系统自动添加“AI生成”角标,导出文件元数据还包含服务商编码、生成时间等隐式标识。
新规实施前,主流平台已密集推进合规准备。8月29日,抖音更新社区规则,明确未标识AI内容将被限流,多次违规封号;8月31日,腾讯元宝团队宣布AI生成内容同步嵌入显式水印与隐式元数据,接收平台可通过接口核验标识;微信视频号同步上线“AI内容检测模型”,对未声明疑似内容二次审核,通过后播放页会加“AI生成”浮窗。
技术层面,小红书牵头编制《图片模态元数据标识实践指南》,虹软科技等企业全量部署符合GB 45438-2025标准的元数据系统,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也于9月1日上线“AI内容标识核验工具”,支持公众离线检测文件元数据。
隐式标识检测需专业工具,记者用开源工具“AI-Watermark-Verifier”检测某平台AI图片时,虽解析出服务商编码,但生成时间信息存在误差。得物、有柿等中小平台因技术不足,仍靠人工审核识别AI内容,效率低且误判率高。中国政法大学张凌寒教授指出,当前《办法》对篡改标识处罚较轻(最高10万元罚款),需完善民事赔偿条款强化震慑。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检查平台隐式标识核验能力,推动建立“标识-检测-追溯”闭环。随着监管细则完善,AI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向“可追溯、可解释”转型,而中小平台的合规进度,将成为影响行业整体治理成效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