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海看云
天越热,超市冰柜里的冰棍卖得越火。小区里常看见家长拎着成箱冷饮回家,图个方便,也顺带给娃解解馋。可谁留意过,那些冰凉甜爽的东西,对孩子娇嫩的身子藏着多少看不见的影响?街头巷尾都在说养娃不易,其实难的正是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学问。
事情发生在郑州,由于天气炎热,妈妈批发了一箱冰棍放在冰箱里,孩子高兴的不得了,每天吃个三四根,结果有一天起来突然讲不出话来了,慢慢吓的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的一番话,让妈妈后悔莫及!网友:别说孩子了,我一成年人都中招了!(来源:大象新闻 )
儿童医院的诊室里,空调风呼呼吹着,却压不住女人压抑的哭声。她怀里的小男孩张着嘴,脸涨得通红,喉咙里只能挤出“啊啊”的气音,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攥着妈妈衣角的小手抖个不停。
医生放下压舌板,眉头拧成个疙瘩:“最近给孩子吃什么了?特别是冰的东西。”
女人抽着鼻子,声音发颤:“就……就冰棍。天不是热吗?批发了一箱放冰箱,他一天能吃三四根……”
“胡闹!”医生的声音陡然拔高,指着检查报告上的水肿阴影,“四岁孩子的声带才多厚?还没你小拇指指甲盖一半呢!零下十几度的冰棍往嘴里塞,跟往烧红的铁片上泼冰水有区别吗?血管一缩一胀,黏膜全破了,能出声才怪!”
女人愣住了,手不自觉地摸向孩子脖子,像是想透过皮肤把水肿按下去。她这才想起,昨天傍晚孩子还举着冰棍跑过来,含糊不清地喊“妈妈甜”,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那声音已经带着点发紧的沙哑。
医生叹了口气,笔在病历本上划得飞快:“先做两周雾化,这期间一个字都不能让他说,连哭都得憋着。恢复不好,以后说话都可能带杂音。”
诊室门关上时,女人蹲下来抱住孩子汗湿的后背,眼泪砸在孩子手背上。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图省事批发的一箱冰棍,会把孩子折腾成这样。
七天前,菜市场门口的冷饮批发车支着遮阳棚,喇叭里反复喊着“买一箱送三根”。女人看着被太阳晒得蔫蔫的儿子,咬咬牙搬了一箱草莓味冰棍回家。冰柜门“咔哒”关上时,孩子扒着门缝笑,露出两颗刚长齐的门牙。
头两天还算规矩,早晚各一根,吃完乖乖去写作业。到了第三天,女人午休醒来,发现垃圾桶里躺着三根冰棍棍。她揪着孩子问,小家伙梗着脖子说:“冰箱自己开的,冰棍跳出来的。”
往后几天,孩子的“偷吃”越来越明目张胆。有时是趁她炒菜,踮着脚够冰箱最下层的抽屉;有时是假装看书,实则把冰棍藏在绘本后面啃。女人撞见了几次,嘴上说着“少吃点”,心里想着“天热,吃点凉快的也没事”,从没真正拦过。
直到第五天早上,孩子喊“妈妈”时,声音突然变得又粗又哑,像个没上油的旧风箱。女人以为是夜里着凉,给喝了杯热水,没太当回事。可到了下午,孩子想叫住跑过去的小狗,张了半天嘴,只发出“啊——啊——”的气音。他自己也慌了,拽着女人的衣角,指着自己的喉咙直跺脚。
去医院的路上,孩子一直用手比划,一会儿指指冰箱,一会儿做出啃东西的样子。女人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昨天孩子说喉咙有点“扎得慌”,她还以为是吃了薯片没喝水。
现在看着雾化器里升腾的白雾,听着孩子憋得难受的呜咽,女人把冰箱里剩下的冰棍全扔进了垃圾桶。冰柜门关上的瞬间,她好像听见孩子前几天含着冰棍笑的声音,清脆得像玻璃珠子落地,可这会儿再想,那笑声里已经藏着细碎的沙哑,只是当时被夏天的蝉鸣盖过了。
走廊里的电子屏滚动着健康提示,女人盯着“儿童脾胃虚弱忌生冷”几个字,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她终于明白,有些爱看着是甜的,藏在底下的可能是刺,等扎出血了才知道疼。
看看网友留言吧。
冰棍超量吃多肯定会有影响!首先体内体外的温度相差太大。别说小孩了,就大人也吃不消的,小孩每天都不能天天吃。
无知太可怕了,吃冰棍应该有节制,不能放任孩子无节制的吃,为维护一个家庭,给孩子一片蓝天。
……
@南海看云 用文字感受人间冷暖,感谢您的信任与陪伴,欢迎转发与关注!
(文章源于网上公开内容整理,如有不实,请告知删文。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