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近他有点犯愁——每次午睡醒来都觉得胸口闷、脑袋涨,晚上还老是睡不着。他老婆劝他:“你午睡时间是不是太长了?”李大爷不服:“睡午觉不是好习惯嘛,从来没事,跟它有啥关系?”
直到前几天他在公园碰到老友张叔,才有些动摇。
张叔以前精神头差,不爱午休,这一年却突然变得神清气爽。问起原因,人家笑着说:“我改了个习惯——饭后不立刻躺、午睡只睡二十分钟!”
李大爷一听愣了:“不是说多睡养生吗?你倒反着来?”
张叔说:“我以前也以为是这样,结果越睡越累。后来才知道,午睡不在于‘有没有’,关键在‘怎么睡’。”
饭后,胃肠需要动起来。此时立刻平躺,会压迫胃部,让原本应该向下运送的食物出现“倒灌”,长期如此,还可能让胃食管反流变成一种慢性问题。
而且大量血液会转向消化道,大脑供血相对减少。
如果这时马上躺下,大脑清醒度下降,容易产生头重脑涨、意识模糊的感觉。
不仅如此,老年健康研究发现:饭后立即卧床休息的老年人群中,因心脑供血不足引发的短暂意识障碍,发作频率比等待30分钟再睡的群体高出近28%。
中医讲“昼则阳气盛,阳盛宜静”,午时之后确实是闭目养神的好时间。
但睡久了,身体容易从浅睡状态转入深度睡眠,醒来后会更容易疲惫、没精神。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科建议,60岁以上人群,午睡控制在15到30分钟之间最稳妥。这个时间段可以让大脑获得短暂修复,又不至于进入深睡周期。
午睡时间也要讲究早不早、晚不晚。建议在午饭后30分钟左右准备入睡,最晚不要超过下午3点,否则夜间入睡会拖延。
1. 睡姿别将就
不少老人喜欢坐在沙发上歪着头打盹,看似舒服,其实对颈椎负担极大。如果长期维持这种姿势,小心落枕、头晕不定。
更不推荐的是趴在桌上午睡。这种姿势会增加心肺压力,影响呼吸,还容易让眼压上升。
最推荐的方式是侧躺或仰躺,颈部保持自然支撑。若条件限制,半躺在椅子上,也要确保脖子不悬空。
2. 不要盖太厚
很多老人怕冷,午睡时捂得严严实实。其实中午人体代谢偏高,盖太厚容易出汗,汗出后反而易着凉。
控制室温在24℃左右较舒适。盖轻薄的毯子即可,避免湿冷侵入。
3. 醒后别猛起
起床太快,是不少老年人跌倒的诱因之一。午睡醒来后,先在床上活动一下手脚,再慢慢坐起,最后站立。这样可以预防姿势性血压波动导致的头晕。
睡眠呼吸暂停严重者——
这类人群午睡时呼吸容易中断,不但无法恢复体力,还可能加重日间乏力。医学院研究指出,打鼾严重、日间困倦的老人中,超过70%存在呼吸暂停情况。
刚刚发生过心梗、中风者——
恢复期内身体各系统较为敏感,午睡安排必须由医生判断,不可擅自仿效他人节奏。
长期严重失眠者——
这类人若午睡过长,会打乱白天与晚上的睡眠结构,夜里更难入睡,形成“白天睡、晚上醒”的反向节律。
如果实在太困,建议闭眼休息20分钟即可,不进入深睡。
来源:青岛广播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