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发起绝地反击,俄欧能源命脉被炸,惹得特朗普大发雷霆

8月13日开始,乌克兰军队发起了一系列针对俄罗斯“友谊”输油管道的精确打击。这条建于苏联时期的管道全长四千多公里,是俄罗斯向中东欧国家输送石油的主要通道。

乌军无人机首先袭击了俄罗斯布良斯克地区的乌涅恰泵站,这是管道关键节点。泵站被毁后,石油运输立即中断,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炼油厂顿时感受到压力。

经过紧急维修,管道于8月15日勉强恢复运营,匈牙利甚至还公开感谢俄罗斯的高效行动。然而好景不长,乌克兰在8月18日和8月21日接连发起了第二和第三波袭击。

第三次袭击后,俄罗斯管道运营商Transneft报告称泵站设备严重损坏,修复至少需要五天时间。匈牙利外交部长彼得·西雅尔多不得不直接致电俄罗斯同行,询问恢复进度。

这条管道中断对匈牙利打击最大——该国90%的石油进口依赖这条管道。斯洛伐克的情况也同样严重,两国炼油厂库存有限,油价应声上涨,工业生产受到直接影响。

匈牙利总统欧尔班对此极为愤怒。他立即向特朗普写信抱怨乌克兰的“不友好举动”,称这条管道是匈牙利的“能源命脉”,中断会引发能源危机。

欧盟内部因此事陷入混乱。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外长联名致信欧盟委员会主席,要求布鲁塞尔出面干预,直言“欧盟委员会不是乌克兰委员会”,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西雅尔多毫不客气地表示:“欧盟委员会必须明白:他们是欧盟委员会,而非乌克兰委员会!”这一表态反映了欧盟内部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特朗普收到欧尔班的信后,反应异常强烈。他在手写回信中明确表示:“我不喜欢听到这个消息,我对此非常愤怒。你是我的好朋友。”还让欧尔班转告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科。

欧尔班随即将特朗普的回信扫描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公开警告乌克兰不要再发动袭击。这一举动显示了欧尔班与特朗普之间的密切关系,欧尔班自称是特朗普的“右翼老大哥”。

特朗普的愤怒有三个层面。首先,他并没有真的希望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全面攻击,只是通过话语刺激乌克兰和欧洲采取行动。

其次,乌克兰这一举动可能破坏特朗普努力推动的俄乌停火谈判所取得的进展,甚至可能让普京因此拒绝与泽连斯基会晤。

最后,特朗普和欧尔班是好友,且欧尔班在欧洲的政治立场与特朗普相近。泽连斯基的行动似乎有意向欧尔班进行报复,这是特朗普不能接受的。

泽连斯基之所以冒这么大风险去炸输油管,根本原因在于乌克兰已经没得选了。前线形势对乌克兰极其不利,俄军每天推进三五百米,炮弹发射量是乌军的三倍。

乌克兰征兵年龄都扩到55岁了,能上战场的几乎都被动员了。西方援助也越来越不给力,美国暂停“爱国者”导弹交付,欧洲援助到位率才35%。

泽连斯基已经到了“打也打不动,守也守不住”的地步,只能从能源下手,来一场“经济战”的背水一击。石油出口占俄罗斯预算的40%,断了这条能源大动脉,等于直接掐住了普京的脖子。

同时,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一直卡在匈牙利手里。欧盟入盟需要所有成员国同意,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始终拒绝让步,称乌克兰少数民族权益没保障。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关系一直相当微妙。在今年2月的一次白宫会面中,两人曾吵得面红耳赤,当时特朗普的搭档万斯直接骂泽连斯基“不知感恩”。

特朗普也曾吐槽“乌克兰拿了美国的钱,却不办事”。这里的“不办事”,指的是乌克兰没答应美国提出的矿产协议——美国想让乌克兰交出50%的关键矿产资源。

特朗普还曾公开质疑泽连斯基的领导能力,问他:“按你说的,在战争状态下,三年之后都没法选举,这么说,你们国家不会再有选举了?”

乌克兰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就以“战时状态”为由停了总统选举,泽连斯基的任期无限延长,这事在国内本就存在争议。特朗普当众这么问,明显是不给泽连斯基留面子。

乌克兰袭击输油管道虽然是一次局部军事行动,但却引发了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动。国际油价单日波动超过8%,资本市场一片恐慌。

美国趁机高价向欧洲卖LNG,俄罗斯则把原油转口搞得风生水起。印度和土耳其成了“中介大王”,俄油从欧洲绕一圈又卖回欧洲,价格还翻个倍。

欧盟内部更是分歧加剧,德国、法国、英国在是否派驻“国际监督部队”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波兰暂停弹药运输,斯洛伐克拉着俄罗斯谈新合同。

曾经统一战线的欧盟,如今裂痕越来越大。就连德国,也被曝出私下和俄罗斯续签氖气供应合同——氖气是制造芯片的核心材料,断了它,德国工业就得“断气”。

乌克兰的这次能源反击,虽然短期内打疼了俄罗斯的油气出口,也让欧洲能源市场震了一下,但从长远看,这招像是“饮鸩止渴”。

欧洲国家开始质疑乌克兰是否可控,斯洛伐克、波兰纷纷暂停对乌支援,转而悄悄和俄罗斯恢复油气谈判。特朗普的“闪电和平计划”基本算是胎死腹中。

现实比剧本还复杂。乌克兰若继续炸能源设施,可能换来更猛烈的报复;但若接受停火,又面临领土割让的巨大代价。而北约是否有限介入、俄罗斯是否会动用战术核武器,都成了摆在桌面上的“黑天鹅”。

中国方面并不置身事外。乌克兰制裁中国企业引发中方反制,中国外交部明确反对“任何将中国拖入战争的图谋”,强调中立调停角色。在这场全球博弈中,中国继续坚持平衡外交,不选边,却也不当棋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大发雷霆   命脉   绝地   能源   乌克兰   俄罗斯   匈牙利   斯洛伐克   欧盟   欧洲   管道   美国   袭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