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沪指突破3900点创下十年新高,散户们纷纷欢呼时,一些老投资者却不禁想起去年10月那场惨烈的回调——历史会重演吗?
今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飘红,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续创10年新高。市场情绪高涨,成交量大幅放大,半日成交额已达1726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3571亿元。
与此同时,去年今日的场景却截然不同:2024年10月9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三”,沪深300指数暴跌7.05%,创业板指重挫10.59%。当下繁荣背后隐藏的阴影,令不少投资者心生警惕。
01 今日盘面:指数放量上涨,科技股领跑
周四早盘,A股市场震荡拉升,沪指成功突破3900点整数关口,这是该指数十年来的首次。
截至午盘,上证指数报3931.07点,上涨1.24%;深成指报13763.88点,上涨1.75%;创业板指报3295.58点,上涨1.77%。
科创50指数表现尤为抢眼,大涨逾5%,显示出科技类股票的强劲势头。
从成交量来看,市场第一个小时两市放量2502亿元,预计全天成交将达2.77万亿元,资金参与热情高涨。
02 热点板块:有色与科技共舞
板块题材方面,有色金属、可控核聚变、半导体产业链涨幅居前,成为推动指数上涨的主要动力。
可控核聚变板块中,常辅股份涨23.46%领涨,国光电气、哈焊华通、中洲特材20CM涨停跟涨。这一新兴板块的强势表现,反映出市场对前沿科技的高度关注。
有色金属板块持续活跃,精艺股份6天5板,江西铜业、河钢资源2连板。芯片产业链再度走强,深科技6天3板,通富微电、华虹公司涨停创新高。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但主线依然清晰——科技成长与资源类股票并驾齐驱。
03 对比去年:历史会否重演?
回顾去年同日,A股市场遭遇了罕见的大跌。2024年10月9日,上证指数下跌6.62%,深证成指下跌8.15%,创业板指更是重挫10.59%。
当时的下跌并非无迹可寻——主要指数的PE和PB分位均处于较高水平,估值压力巨大。
从行业板块看,去年此轮回调中,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医药、消费等板块跌幅居前,资金从高估值板块流出,转向低估值板块避险。
对比当前市场,虽然指数已创十年新高,但机构观点普遍乐观。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认为:“近期央行宣布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释放1.1万亿元人民币,无疑会增加市场流动性,为节后A股市场走强提供较大支撑。”
04 市场趋势:慢牛行情是否成立?
从技术面看,和讯投顾魏玉根分析指出:“上午市场放量超3500亿,下午新的买盘力量或许有限,市场可能涨不动了。”
趋势一旦形成,便不易轻易改变。他进一步表示,从日K线来看,大盘指数已放量突破前期一个月的震荡区间,即便后续可能回踩箱体上沿,但从中期角度而言,新的慢牛趋势已然确立。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也持乐观态度,他观察到A股现阶段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散户情绪亦未见“过热”迹象。
在盈利反弹及后续估值持续提升预期下,他继续“乐观看待估值相对不高的中国股票”。
05 投资者策略:机遇与风险并存
面对市场的强势表现,投资者应如何应对?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根据投资者类型给出了不同建议。
对于进取型投资者,他可以把握长假后盈利验证期机会,布局科技成长主线及新能源板块,优选三季报预增的品种。
稳健型投资者则可采取“长期底仓+短期弹性”组合,60%仓位配置高息龙头和银行等,40%配置泛科技和港股互联网、创新药板块。
保守型投资者,建议用闲置资金购买逆回购、货币基金,或配置沪深300ETF等宽基指数基金。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节后“十五五”规划政策预期有望升温,A股有望延续稳健表现。
A股“慢牛”行情的核心逻辑未变,中国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展现竞争力,“反内捲”政策助力盈利改善,“扩内需”进一步发力,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等均为A股“牛市”带来支撑。
回望去年十月那场暴跌,市场情绪从恐慌到恢复,再到今天的乐观情绪弥漫,A股已然走出阴霾。历史的阴影虽在,但不会简单重复。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的判断可能更为理性:“支撑A股走出‘慢牛’行情的逻辑并未改变。”
市场永远在变化,不变的只有理性思考和风险控制的价值。
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哦~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